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7-20 10:1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晓婷
脱口秀的夏天回来了。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喜剧之王单口季2》两档节目接连开播。今年参赛的女演员更多了,一共42位,占比达40%,去年这个数字是27位。
女演员在舞台上也更敢说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生活状态的她们,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的问题,也更聚焦女性群体的困境。
王小利聊45岁未婚女性的日常:“没人知道45岁不结婚该怎样,那我做什么都是榜样。”
王小利
经历了父亲六次离婚的小帕,吐槽老爹是猕猴桃,“生的生的,再一看,烂了……”
去年大谈月经羞耻的菜菜,今年吐槽内衣消费陷阱。
她们用戏谑的语言,“撞击”传统观念,用不同的方式拓宽冒犯的边界:阻止别人抽烟的张慧被起外号“烟雾报警器”,黄一瑾讲述了职场骚扰,山河提出公共坐便器卫生问题,小蝶吐槽大码女装设计不符合逻辑,王越提出“月经不调可以花几十块补雌激素而不是生个孩子”……
应了去年杨笠说的:“我们以后就讲这个了。”
杨笠
【1】
很长一段时间,脱口秀在国内是男性主导的行业,社会也普遍认为男性更擅长幽默,开得起玩笑。
少数女演员讲述的话题也有限:思文起初吐槽更多的是婆媳矛盾、家庭关系,后来出现了杨笠,却受到不小的攻击……
现在,更多女演员站上脱口秀舞台,她们的勇气和坦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实的改变。
空姐出身的嘻哈,吐槽了短裙、丝袜、高跟鞋等不舒服着装,最近一些航空公司开始陆续推行平底鞋相关条例,民航局也颁布了“乘务员没有义务帮助健康旅客放行李”的条例。
嘻哈
去年,Echo讲述了二姐不堪忍受重男轻女的家庭离家出走的故事,在网上掀起巨大讨论,无数“二姐”感谢Echo的发声。二姐的偶像李宇春创作了《冬泳》致敬“她们”。再次站上舞台,Echo说“妈妈也有和自己道歉”。
今年,“出走的决心”还在继续。
50多岁“净身出户”的房主任,因为脱口秀有了逃离家暴丈夫的勇气,“2025年的4月8日什么都没有发生,而我度过了平静又幸福的一天。”获得新生的她,也希望用脱口秀为女儿托底。
房主任
女性群体间的“看见”与“托举”,也让更多人有了打破现状的勇气。
有人分享父母看脱口秀后的变化:“去年他们看菜菜说卫生巾时表示‘怎么说这个’,今年好几个女演员提起月经时,他们已经能做到接受这是一个普通的话题了。”
【2】
但伴随诸多女性话题出圈,争议也来了。
有人觉得节目组在消费女性,刻意制造性别冲突搏流量。不仅是女演员,男演员也在吐槽同性:杨蒙恩说“这两年女演员一直在上桌,男演员一直在上炕”;门腔调侃“男人喜欢辣评一些自己够不到的东西”……
也有人批评脱口秀表演太执着于“上价值”:过多的女性话题是否会窄化脱口秀的表达?沉重的话题是否违背了脱口秀的初衷?
步惊云去年回应过:“只是因为我们就是女生,我生活中的烦恼、我的顾虑、我的痛苦、我的创作,肯定是基于我的性别之上的。”
步惊云
素材源于生活,女演员讲述的只是日常的方方面面,毕竟,情感相对更细腻的女性对生活有着更敏锐的观察。
女演员也并不是单一地“骂人”:月明段子中的男朋友有些可爱,秃头、络腮胡、爱粉色还爱哭;滑雪教练邱月分享了与闺蜜参加2005年超女的经历……
女演员的上桌,更多是因为那些曾被忽视的话题戳中了当下的社会情绪:我们在房主任身上,看到了家族中那些隐忍的女性长辈;Echo、小蝶的热梗背后,有太多“不被期待”来到这个世界的女孩。
很多观众是乐于看到这份“刻意”的:“多一些声音,有利于实现相对的公平。”
在目前影视综艺观众以女性为主的大背景下,也有相关从业者在受访时表示,演员确实会基于市场热度改变作品的方向。
那么,脱口秀这一和情绪关联度极高的艺术形式,会不会为了迎合市场,走上“大女主剧”的套路?
【3】
对节目和演员来说,应该思考的是让女性议题更有力的发声,而不是简单地将女性遇到的问题归责于男性,不能让女性表达成为创作的刻板套路,很多时候,这种困境是文化、经济、权力、性别规训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有效的表达应该反映社会结构性矛盾,而不是作为标签被消费。
而观众要的情绪共鸣,来源于真实的大众生活,而不是单一的性别问题。
今年一些脱口秀演员表达的“穷门”,也正是捕捉到了这份情绪价值。
在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不少新人演员“照着镜子”,以自嘲解构人生大小事,展示生活百态:哲学系研究生大国手说“我不羡慕豪门,因为豪门会没落,穷门永存”;侯智元讲述自己做“外包牛马”的故事;小四爷质疑“刘禹锡的《陋室铭》何陋之有”;中专出身的小奇吐槽社会对学历的歧视……
小四爷
相反,脱口秀“老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好笑了。罗永浩在节目里点出了“穷鬼赛道天花板”何广智的创作困境:大家都知道他现在富裕了。
“穷人们”不穷了,何广智、徐智胜们在台上说的是做“明星”后的那些事,当他们的表达慢慢离开了观众的生活,再创作出爆款真的很难。
脱口秀太需要生活了,但不是标签化的热搜话题。
往往触动观众的表演,来自那些拓宽内容的个体真诚表达,而非符号化的情绪爆点。
罗永浩点评何广智
(图片源于节目截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