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时闭目养神,有休息效果吗?

更新时间:2025-05-08 09:46:00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或者压力比较大时,会出现入睡困难、失眠等情况。当睡不着时,闭目养神有休息效果吗?

01


闭目养神效果如何?


闭目养神就是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保持“啥都不想”的状态。一项研究发现,闭目养神时,大脑不积极参与对外界的反应,这时脑电波表现与睡眠期间基本相同。

大脑在清醒时和睡着时,发出的脑电波完全不同:清醒时、情绪激动时或思考问题时发出的主要是β波;入睡期发出α波和θ波;深睡期发出δ波。

在闭目养神的状态下,大脑发出更多的是α波和θ波。这意味着闭目养神时,脑电波表现与睡眠期间基本相同,大脑给自己“放假”了。此时大脑就像处于黑屏待机的手机一样,虽然不是关机,但可以减少耗电量,得到一定休息。

有专家表示,不少人认为没睡着就是失败的休息,心理压力随之增大,辗转反侧更加难以入眠。其实,闭目养神可以让大脑细胞和器官得到一定的休息,帮助恢复精力。

02


感觉没睡好,不等于真没睡好


有些人总感觉“昨晚没睡好,肯定会影响今天的状态”。但其实,我们以为没睡好,身体不一定真的没睡好。

一般来说,好睡眠在生理上的表现是:让人在醒来后感到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卫华表示,“睡眠好不好”不仅体现在生理指标上,还是一种主观感受,二者有时存在偏差。比如,一个人可能主观感觉自己睡眠状况不佳,但事实上并不影响白天的工作生活及情绪,这种情况则提示睡眠已满足身体需要,不必太过焦虑。

有专家表示,追求睡眠上的“完美主义”,容易加重睡眠焦虑,进而加重失眠。对于自己的睡眠模式,有时没必要太过挑剔,并非每一场睡眠都必须完美。

03


这些方法可缓解入睡困难


一般来说,上床关灯后,只要能在30分钟以内入睡,都属于正常情况。如果你的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也不必焦虑。越焦虑,越担心睡不好,越难以入睡。

  • 制定“睡前仪式感”

让睡觉变成一种享受,试着给睡觉增添一份仪式感。比如,睡前1小时放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换上舒适的睡衣,泡泡脚,让身体放松下来。然后闭上眼睛,用声音伴随入眠,可以是一段温馨的音乐,也可以是白噪音。

  • 试着“倒空思绪”

如果你总是因为“想太多”而难以入睡,可以设置一个时限,允许自己用10分钟思考这件事,时间一到就不再纠结;或者睡前把担忧记录下来,写下来的过程有助于帮你厘清思路、获得掌控感;白天提高工作效率,下班后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 培养见床就困的条件反射

睡前可以先在沙发、客厅等区域活动,等困了再上床睡觉。若躺了30分钟还是睡不着,可以离开床做一些有助放松的事情,等困了再躺回床上。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

  • 睡眠尽量规律

成年人推荐的睡眠时长为7~8小时,6小时是底线。入睡和起床的时间尽可能规律,哪怕是周末,也不宜太晚起床。

总之,不要总因为睡不好而感到焦虑,当你睡不着时可以闭目养神,让神经系统慢慢镇静下来。你以为睡得稀碎,其实身体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休息。

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综合生命时报

相关推荐

睡不着时闭目养神,有休息效果吗?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或者压力比较大时,会出现入睡困难、失眠等情况。当睡不着时,闭目养神有休息效果吗?01闭目养神效果如何?闭目养神就是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保持“啥都不想”的状态。一项研究发现,闭目养神时,大脑不积极参与对外界的反应,这时脑电波表现与睡眠期间基本相同。大脑在清醒时和睡着时,发出的脑电波

2025-05-08 09:46:00

短视频“自诊”心理疾病,小心误判又“掉坑”

“刷了几则短视频以后越来越觉得自己有焦虑症了。”26岁的北京上班族小江告诉记者,自己近期偶然刷到一条名为“焦虑症的八大表现”的短视频,视频中列举了“心跳加速”“入睡困难”等8种症状,并称“中5种以上需警惕焦虑症”。“8种迹象表明你已陷入工作性抑郁”“中10种以上,你可能是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2025-04-29 11:33:00

买台机器人“保姆”?再等等

【科学·近距离】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无论这些钢铁之躯是蹒跚学步还是稳步疾行,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它们的每一步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不妨先来回溯一下人类近半

2025-04-24 06:29:00

您被8小时睡眠论忽悠了?50岁后,最佳的睡眠时间是多少?

“不行,我每天必须得睡够 8 个小时,要不然身体可受不了,健康要出大问题!” 张大叔一脸坚定,对着老伴大声说道,那语气仿佛在捍卫着什么重要的原则。张大叔今年 53 岁,平日里生活相当自律,烟酒不沾,还特别热衷于锻炼身体。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张大叔就已经在小区的步道上慢跑起来,傍晚时分,他

2025-04-15 14:29:00

“刷刷牙就能瘦”,为啥有人信?

编者按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成为部分人的生活常态,进而导致肥胖成为国家卫生健康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一度让“减肥”成为

2025-04-15 08: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