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焦虑的“解药”何在

更新时间:2025-05-21 04:39:00

【记者观察】

如同科幻片中的场景照进现实——2025年伊始,16台身披花棉袄的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以流畅的舞姿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这场充满未来感的表演,不仅成为海内外热议的焦点,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进生活的图景,或许正加速到来。

人形机器人,通常是指模仿人类物理形态以及具体行为的智能体。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突破在于“人机交互”——不仅能接收语言指令,还能通过自主分析、推理和决策完成任务。有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被视为机器人的“终极形态”,是因为我们身边的各类场景都是参照人体构造所设计的,比如门把手的高度、汽车方向盘的弧度、钢琴键盘的间距等。因此,接近人体构造的人形机器人,能更好地融入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当前,人形机器人发展已迎来快速增长期。2024年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3亿元;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750亿元,将占全世界总量的32.7%。

然而,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焦虑:当机器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类,会发生什么?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机器人已对一部分蓝领岗位形成替代压力。有人指出,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可能会拉大贫富差距,将一部分人排除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之外。

实际上,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每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往往都伴随着“技术焦虑”。1945年,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目睹原子弹的巨大破坏力后感慨:“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这不仅是他个人对科学伦理的深刻反思,也成为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警示——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要守护好人文温度。

传播学中有这样一个经典论断:“媒介是人的延伸。”就像文字延伸了人的眼睛,广播延伸了人的耳朵,互联网延伸了人类的各种感官能力,科技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帮助人类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技术又以多样化的形态,动态地嵌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重塑着我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比如,有了自动驾驶,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变成了一个智能体,它可以感知环境并做出决策,甚至像人类司机一样进行自主驾驶。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让技术向善,并真正为人所用。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绝不应该是取代人类,而应当聚焦“人不能为”的领域,以及成为人类的合作伙伴。比如在现代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并非要取代外科医生,而是不断提升精度,帮助医生开展更多高难度手术;在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极端环境中,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开展消防、救援等工作;在生活场景中,机器人可以成为我们的私人助理,在不断地交互中越来越懂我们的需求,为生活带来更多便捷和快乐。

其实,每一次技术突破也是人类重新审视自身的契机。面对“机器替代人类”的焦虑,或许我们可以求助于最朴素的人类本能——回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看,去听,去体验,去表达。当虚拟交互逐渐占据我们的生活,重返物理世界的感官“在场”或许成为一种解药。因为,人类的认知与情感,始终根植于物理躯体的真实体验。

(本报记者 方曲韵)

相关推荐

雪峰科技战略整合落子四川 加速西南民爆市场布局

来源:证券时报网7月3日,雪峰科技(603227)与四川永生通企业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在南部县举行股权转让签约仪式,雪峰科技收购永生通持有的南部永生51%股权,成为南部永生控股股东。雪峰科技党委书记、总经理田勇,南部永生董事长刘友生及双方代表共同出席签约仪式。资料显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具有突出

2025-07-03 23:41:00

X平台将允许AI撰写社区注释

7月2日,X平台宣布允许开发者在本月晚些时候创建各类AIAgent机器人,用来撰写贴文下方的CommunityNotes社区注释。AI机器人首先需要“先赢得撰写注释的权限(具体如何获得暂未公布)”,后续机器人的社区注释权限会随着用户反馈而进一步开放或丧失。此外,相应机器人提交的社区注释只有在被多数人

2025-07-02 11:05:00

金杨股份等成立新公司,含智能机器人业务

人民财讯7月2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无锡合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金杨股份(301210)等共同持股。

2025-07-02 09:23:00

国产AI边缘大模型技术取得突破 半微科技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

近日,天津滨海高新区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领域传来喜讯,天津半微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内GPU领先企业苏州登临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推出新一代高性能AI边缘大模型一体机及解决方案。此次合作标志着“国产GPU+边缘计算”的市场化落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高新区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添了

2025-06-30 09:38:00

IPO雷达|保荐机构为公司股东!百英生物业务结构单一 曾因违法违规被处罚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朱峰据北交所官网,6月27日,上海百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英生物”)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百英生物曾于2023年6月29日申请创业板IPO,2024年7月5日因公司和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被终止发行上市审核。前次申请创业板IPO,百英生

2025-06-28 1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