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公司,赶超北方华创!

更新时间:2025-04-08 19:01:00

来源:飞鲸投研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用来形容我国半导体国产替代,再合适不过。

而半导体设备公司在这方面,最有话语权。

2014年的时候,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只有5.22%,经过10年的跌宕起伏,才在2024年上升到20%左右。

现如今,进出口税率的变化,为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进口成本预计将大幅提升。

由于半导体设备市场,海外企业占主导,如应用材料、泛林集团等占据全球约40%的市场份额。

从而使得2024年,我国只来自海外一个国家的半导体设备(包括前道制造和后道封装)采购金额就高达335亿元

而税率上升后,这些半导体设备的进口成本或将增加50%以上,倒逼着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国内晶圆厂加速转向国产设备

再加上国产设备厂商的技术日益成熟,性能逐渐靠近国际水准,国产化率增长得会更快。

另一方面,晶圆厂设备开支将增加。

2022-2024年,全球晶圆厂扩产放缓,设备支出基本保持在900亿美元左右。而2025年及之后,AI推动先进逻辑和HBM(高带宽内存)需求激增,晶圆厂将加大资本开支。

预计2025-2027年,全球晶圆厂的设备开支将保持3年连续增长。

其中,2025年设备支出有望达到1200亿美元,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2027年更是将达到创纪录的1400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将实现订单大幅释放。

那么,国内哪些公司将会从中受益呢?

实际上,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盛美上海这些公司都是国内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相对来说,平台型公司的竞争力更强,业绩弹性也更大。

但成功引起我们注意的,既不是北方华创,也不是盛美上海,而是中微公司

2024年前三季度,中微公司的合同负债高达29.88亿元,相比于2023年前三季度的13.65亿元,增长了118.9%,对应新增订单76.4亿元

同期,拓荆科技合同负债同比增长了67.8%,盛美上海仅增长了23.62%,北方华创甚至下滑了17.03%。

那么,中微公司是如何实现订单翻倍的?

  1. 刻蚀设备需求旺盛。

刻蚀设备一直是中微的拳头产品,主要包括CCP(电容性等离子体刻蚀)和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两类。

公司的刻蚀机精度从14纳米到7纳米,再到5纳米持续突破,终结了海外对刻蚀机长达几十年的管制,并成为中芯国际、台积电、长江存储等供应商。

2024年前三季度,刻蚀机给公司带来了44.13亿元收入,占总营收的80.13%,并且新增订单62.5亿元,同比增长54.7%,占新增订单总量的81.8%

除了国产替代带来的增量之外,芯片制程缩小也是一大重要原因

当下,芯片制程正从7-5纳米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而光刻机受到光波长的限制,需要结合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才能实现更小的尺寸。

例如,7nm芯片生产需要的刻蚀工序为140次,相较28nm生产所需的40次刻蚀增加2.5倍,5nm芯片生产的刻蚀工序更是高达160次。

而芯片先进制程和国产替代,同样也是接下来推动刻蚀机需求上升的核心动力。中微公司的订单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第二,新产品放量。

除刻蚀机外,公司紧跟半导体市场需求,还研发了多种薄膜沉积设备。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订单增长就有新产品放量的功劳。例如,新产品LPCVD(薄膜沉积设备的一种)新增订单3亿元。

并且截至2024年末,中微为先进存储器件和逻辑器件开发的6种LPCVD薄膜设备都已经顺利进入市场,收到约4.76亿元订单,其中约1.56亿元确认收入。

公司往薄膜沉积设备拓展,是迈向平台化的重要一步。

在所有晶圆制造设备中,薄膜沉积设备和刻蚀机是价值量占比最高(22%)的细分类别,甚至高于光刻机(17%),更别说其他的设备。

刻蚀机本来就是中微的杀手锏,现如今薄膜沉积设备放量,公司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

据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1240亿美元,同比上升13.3%。中微手握两大价值量最大的细分市场,业绩将进一步增长。

而中微能快速切入薄膜沉积领域,与高强度的研发密不可分。

2019-2023年,中微公司研发费用从2.34亿元持续增长到8.17亿元,研发费用率始终保持在13%左右。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研发费用达到9.14亿元,超过2023年全年,研发费用率也达到16.6%的历史新高。

根据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约24.52亿元,同比增长了94.31%,占公司营收的比重达到27.05%。

过去,中微3-4年才能更新新产品,如今公司2年就有新产品问世。

不过,这么高的研发投入也成为公司业绩下滑的“罪魁祸首”。

2024年前三季度,中微公司实现营收55.07亿元,同比增长36.27%;但净利润9.13亿元,同比下滑21.28%

2024年,公司营收大约为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3%,净利润约为13.88亿元,同比增加16.52%,增速虽不及营收,但已经难能可贵。

因为除了受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影响之外,2023年公司还出售了部分拓荆科技的股权,使得2023年净利润基数较高。

最后,总结一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于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来说,税率上升是它们渗透晶圆厂的突破口,国产化率有望因此上升一个台阶。

2024年,中微公司呈现出了很强的成长性,订单增速远超同行。

接下来,公司手握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等重磅产品,在国产替代和芯片制程缩小的双重驱动下,订单将进一步释放。

以上仅作为上市公司分析使用,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相关推荐

002883,9分钟直线涨停

7月24日,A股市场三大指数均创今年以来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65%,再次站上3600点;深证成指涨1.21%,创业板指涨1.5%。全市场成交额约为1.8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45亿元。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上涨。从盘面上看,同花顺数据显示,7月24日,海南板块领涨,海南自贸区、赛马、免税

2025-07-25 02:51:00

浙江恒威股价下跌1.58% 公司接待多家机构调研

截至2025年7月22日收盘,浙江恒威股价报29.1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47元,跌幅1.58%。当日成交量为13605手,成交金额达0.4亿元。浙江恒威主要从事高性能环保锌锰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碱性和碳性电池系列,应用于家用电器、智能家居、医疗电子等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北美

2025-07-23 03:38:00

2.95亿存款“失踪”案有新进展 浦发银行以侵权为由起诉科远智慧

财联社7月17日讯(记者 武超)科远智慧(002380.SZ)于昨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南京科远智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智慧能投”)被浦发银行南通分行起诉,要求赔偿原告损失本金2.95亿元及利息,称被告企业在存款过程中存在过错。这起涉及2.95亿存款“失踪”的案件,在案发接近4年后再起波澜。科远

2025-07-17 15:44:00

广水上半年招商引资“成绩单”:134个项目签约342.5亿元 超额完成“双过半”

七月的广水大地,招商引资纷至沓来、项目建设热潮奔涌。图为广水产业链集群俯瞰图走进省级杨寨工业园,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华鑫冶金优特钢项目工地钢架林立、焊花飞溅;众擎新材料高端金属深加工车间内,设备调试与生产线搭建同步推进,一片争分夺秒的繁忙景象。今年上半年,广水市以“白天抢干、夜里攻坚”的拼劲,在招商

2025-07-15 11:31:00

一直买买买的水羊股份买出了“问题”?

文|市值水晶7月9日,网友小N在小红书平台表示自己在紫外线较强的新疆使用了伊菲丹的防晒精华,但皮肤仍然出现大面积脱皮。小N向客服反馈后,客服表示产品没有在高海拔地区做过测试,而小N发现,在伊菲丹的宣传中,却表示在高海拔地区能够做到有效防晒。小N又请求客服出示产品CMA防晒检测和药监局备案,客服表示国

2025-07-14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