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羊倌”,为何跑到甘肃租田放牧?

更新时间:2025-04-06 13:16:00

拖拉机隆隆作响。祁连山下,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田间地头已是春耕景象。但3月27日走进合黎镇五三村,还能见到去年到来、逗留至今的“客人”——宽胸阔背、状若山脊,羊角细如弯月,被毛卷曲粗粝,一看就不是“本地户口”。

羊群的主人名叫马贵海,一名90后“羊倌”,来自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眼下,随着张掖的春耕陆续展开,他也即将结束“异地借牧”,准备回家。

借牧有啥好处? 牧民减开支 农户多挣钱 牛羊吃得好 农田添肥力

去年10月,载着借牧羊群的车行驶在路上。王旭东 摄

两年前起,马贵海经人介绍,带着自家600多只羊,到300多公里外的张掖市跨省借牧。

张掖,全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播种面积超180万亩,有丰富的秸秆资源。

“秸秆不仅数量多,营养成分也高。”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安玉峰介绍,由于冬季牧草养分回流至根部,单位产草量偏低,每亩平均产草不足100公斤,而每亩地的玉米秸秆能达到1.5吨。

“从门源县到高台县,海拔降低了1000多米,气温升高了八九摄氏度。羊群过冬,不用再搭暖棚。”马贵海说,借牧还有更深的考量,羊群采食秸秆,“吃得饱、上膘快,抗寒能力增强,母羊奶水也更足,羔羊成活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

借牧成本怎么样?“冬季牧场草料不够吃,以往为顺利保膘接羔,得购买精饲料,每年花费约18万元。”马贵海说,这两年,借牧规模都在900亩左右,地租11万多元,加上羊群往来运费,总花费不超过13万元。

当地农户如何看待借牧呢?

连续两年,种植大户张志军都把地租给了马贵海,鼓起的腰包也是实实在在。以前,秸秆需要打捆处理、作为饲料卖,除去机械成本,每亩约有百元利润。“可不一定都卖得出去,要腾地方储存,还要担心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张志军说。

“秸秆地直接出租,每亩租金130元,收入更高,费心更少。”还有一笔账,张志军去年刚测算出来,“羊群留在地里的粪便,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亩均减少化肥用量5公斤,亩产玉米却提高了100斤,里外里算下来,又能增收200多元。”

近些年,到张掖借牧的青海牧民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24年,祁连山沿山放牧户到张掖市农区借牧的超过1000户,其中青海省298户;借牧牲畜总量37.3万头只,其中青海省12.29万头只。

生活如何保障? 健康有指导 住宿有农房 合同有制式 事事有协调

牧民将羊群装上卡车。李凯 摄

“站长,羊难产,快来帮忙!”2月底的一天下午,马贵海发现有只怀孕的母羊反复兜圈。经验告诉他,羊即将临产。可3个多小时过去,依然不见结果,羊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马贵海赶忙打电话给合黎镇畜牧兽医工作站。10多分钟后,工作人员及时赶到,顺利接生。

“每年借牧期间,牧民都有两个多月时间集中接羔。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新一年的希望。”高台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周国乔说,为此,县里组织技术人员驻点为借牧群众服务,开展接羔育幼、疫病防控、消毒灭源指导。

两年前,初来乍到的马贵海还担心,作为外乡牧民,与当地农户“不好相处”。一到高台县,当地干部就发放了统一制式的借牧合同,明确租赁规模、期限、地租支付方式和责任义务等,避免口头约定产生纠纷。“老张还当即腾出了一处农房,让我当自己家一样住。”马贵海打消了“寄人篱下”的担忧。

从秋到春,牧民150多个日夜的异地生活,“勺子难免碰锅沿”。对此,张掖市制定了专门的农区借牧工作方案,规范租地秩序、动物防疫以及借牧人员服务管理。同时,安排水务、电力、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协调解决牧民水、电、暖和住房困难,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肃南县还对跨区域借牧的养殖户给予1000元补助,发放包含喷雾器、药品、口罩、乳胶手套在内的“健康大礼包”。

借牧区接待周到,老家也温暖备至。在马贵海的家乡门源县,每年春秋两季防疫关键期,工作人员都会跟进,提供疫苗,走访慰问。门源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刘文先介绍,借牧牧民每出栏一只羊,县里还给予20元补贴。

异地借牧,见证甘肃、青海的互助与协作。

其实异地借牧并非新鲜事。早在10多年前,肃南县的牧民就开始探索到周边农区借牧了,约10年前,陆续有青海牧民到甘肃农区借牧。

“这是群众自发形成的实践,取得了多赢的效果。现在跨省借牧规模逐年扩大,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也浮现出来,单靠市县难以解决。建立省级主管部门牵头、省际联动的合作交流机制尤为必要。”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管理处处长杨东贵说。

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去年以来,两省构建了“三级联动”的管理服务体系:省级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市州签订健康发展合作协议,县区运行共同管理制度。今年3月初,甘肃、青海在张掖召开“异地借牧”工作联席会议,围绕落实区域联动、信息共享、地租调控、疫病防控、服务保障和矛盾纠纷处理6项机制,进一步细化了任务。今后,两省还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借牧中的问题。

借牧有何发展? 牛羊乘车行 检疫提前报 茬地选择多 合作更稳定

3月27日,马贵海在秸秆地看护羊群。人民日报记者 赵帅杰 摄

“老贾,车还是3辆,车厢可要加长!”马贵海计划在4月10日踏上返乡路,近几天的电话里,他跟卡车司机贾正兴千叮咛、万嘱咐,“6.8米的车厢,一定改换成9.8米。”

为啥?“这次借牧,母羊膘肥体壮,没有损失,羔羊成活率提高了10%,600多只羊来,现在有1000只羊要走。”马贵海笑呵呵地说,前阵子刚卖了200只羊羔,剩下的回去育肥一段时间,不久也将出栏。

收到卖羊账款,马贵海第一时间联系张志军,补齐了5万元的地租尾款,并约定今年8月再来:“不出意外,还是老东家。”

像马贵海和张志军一样,目前,多数牧民与种植大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双方日渐熟络,合作方式、付款方式都更加灵活多样——由于今年张志军平田整地时间晚,马贵海就迟走了些日子。

这些年来,异地借牧这一群众首创的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保障——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柏油路修到村口,牧民再不用耗时多天、徒步将牛羊赶往借牧点,牛羊“乘坐”运输车辆,300多公里的距离,当天便能抵达,车辆还装上了自动升降设施,牲畜装车能“坐电梯”;借牧场所,也由玉米秸秆地,扩展到青稞、小麦、苜蓿等各类茬地,为农牧民提供多样选择……

“异地借牧实现草、畜空间分离,既保证天然草场合理的载畜量,又稳定畜牧业健康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杨东贵表示,这有利于巩固提升祁连山草原生态保护成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现在,肃南县107万亩天然草原每年“放年假”近5个月,草原生态明显改善。“全县天然草原亩产草量较2010年提高了20.6%,牧草平均高度达到19厘米,平均总盖度达到78.2%。”安玉峰说。

打开手机,马贵海上网提前申报检疫证明:“上下高速、过防疫站,都要用到它。”正操作着,妻子打来视频电话,画面里,牧草已吐露青绿,等待着他回家。

什么是异地借牧?

异地借牧,指牧民秋冬时节将牛羊从山区草场迁至川地农区,租田放牧,利用农作物采收后留下的秸秆接羔育肥。时间一般从当年10月至次年3月。

在甘肃,异地借牧最早出现在10多年前的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当地牧民自发到周边农区借牧,解决秋冬草料短缺问题。这缓解了牧民草场压力,保障冬季牛羊育肥和生产;农户通过租借秸秆地等增加了收入。

随着跨省借牧规模逐年扩大,去年以来,甘肃、青海两省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管理服务体系,跨区域协调,为农牧民提供更好保障。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5.4.1 第4版

人民日报记者 赵帅杰

(来源: 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微信公号)

相关推荐

【央媒看青海】爱鸟周丨䴓、鸲、鹬……青海的这些“精灵”,你见过几种?

4月27日,青海省第44届“爱鸟周”宣传活动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启动。本届“爱鸟周”宣传主题为“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鸟类及栖息地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野生鸟类交易乱象,推动公众参与鸟类保护行动。近年来,青海省统筹推进各县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逐步摸

2025-04-29 17:32:00

以“新”促消,看青海消费市场如何“燃爆点”——2025青海经济首季观察之五

消费者在咨询和参与活动。在数码店内,消费者了解补贴政策。消费者在家电专区咨询和参与活动。本报记者 董洁 摄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反映市场活力的直接指标。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民生的改善。今年一季度,青海省紧紧围绕“

2025-04-18 09:54:00

青海举办全省职工手机摄影随拍大赛

原标题:青海举办全省职工手机摄影随拍大赛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邢生祥)日前,青海省总工会联合青海省委网信办举办“奋斗的印记”全省职工手机摄影随拍大赛,征集青海高原各行各业劳动者“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彩瞬间,展现全省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努力拼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的生动场景。大赛征集作

2025-04-13 08:01:00

海北州3.8万名群众 参保“零自费”

本报海北讯 (记者 丁玉梅) 自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启动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创新运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开展医保惠民工程,辖内32个行政村累计投入888.25万元专项资金,为38795名参保群众提供参保费用补贴。这一惠民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医疗保障覆盖率,更通过“村资代缴”的创新模式,让

2025-04-13 02:43:00

5月1日正式实施!关乎就医!

近日,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自治区卫健委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转诊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跨省异地就医管理,规范转诊流程,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和医保服务。该实施办法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  据了解,实施办法将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细分为“异地转诊就医人员”

2025-04-09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