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5-05 15:59:00
伴着五月的暖阳,记者驱车来到阿尔善宝力格镇巴彦高勒嘎查。车子刚一停稳,额日和木巴图就热情地迎了上来。他抬手擦去额头的汗珠,黑色蒙古袍的下摆随着步伐轻盈地飘扬,尽显草原儿女的豪迈与洒脱。“上午的活儿都忙完了,就差给小羊羔准备‘口粮’了!”他爽朗的声音里,透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熟悉。
这位 90 后的草原青年,曾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留在繁华的城市。城市里便捷的生活、丰富的机遇,曾让他满心期待。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逐渐显现,找一份心仪的工作困难重重,高昂的生活成本更像是一道无法破解的难题。
“
2013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留在城市打拼,始终未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机会,而且每月两三千元的薪资难以支撑生活中的各项开支。我从小在牧区长大,对牧区生活非常熟悉,2018年计划回牧区养牧,想闯出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于是2019年回到了牧区。
额日和木巴图
”
回到牧区的额日和木巴图,满怀壮志地开启了养牧创业之路。他家原本有20多只羊,又通过承包嘎查的羊,加上亲戚朋友的援助,羊群规模扩大到50多只。可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一击。初涉养殖,毫无经验的他,遭遇了一连串棘手的难题。冬天来临,草料储备不足,羊只在寒风中面临食物短缺;羊生病时,他更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防控。“看着原本健壮的羊病倒,自己束手无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返乡创业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额日和木巴图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眼神中仍有一丝感慨,“但到了秋季,看着牲畜出栏换来的收入,那种满足感又让我燃起了斗志,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
“
2021年,我开始自学畜牧防疫相关知识。在治疗和养殖牲畜方面向众人请教,并通过网络和书籍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期间,我治疗了许多牲畜。
额日和木巴图
”
从那以后,额日和木巴图一头扎进学习中。他钻研羊舍的科学搭建,研究饲料的合理配比,学习疾病预防措施,甚至还学会了一些小型手术。他把学到的知识一点点运用到实际养殖中,曾经的困境慢慢变成了事业发展的基石。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额日和木巴图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开始思考产业的进一步拓展。2023年,他大胆尝试销售牛羊肉,凭借优质的产品,收入大幅提升。到了2024年,他更是在锡林浩特市区开设了冷库和肉食铺,凭借贴心的服务和过硬的品质,他的牛羊肉很快供不应求,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信赖。
“
去年销售了200余只羊,10多头牛。今后计划少养精养,这样能保证草畜平衡,也能提高牲畜价格。
额日和木巴图
”
2025年3月,额日和木巴图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直播。他希望通过网络平台,把自己的养殖经验分享给更多牧民,帮助大家解决防疫等难题。短短一个多月,他的直播间就吸引了大量粉丝,如今粉丝数量已突破一万,直逼两万。
“
我期望通过抖音平台,将我所掌握的知识传递给每一位牧民,以减少牲畜疫病所带来的损失,实际上这也相当于间接提升了收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的粉丝数量已经突破了一万,接近两万。然而,逐个回答问题不仅耗时,有时还无法及时解决牲畜的问题。因此,我计划采用教学视频的形式,将防疫知识制作成视频内容,以便及时分享给大家,牧民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救助牲畜。
额日和木巴图
”
从城市到草原,从困境中的创业者,到引领同行的“草原讲师”,额日和木巴图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梦想,以智慧和情怀搭建起牧民之间的互助桥梁。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生动写照,更是新时代牧民借助创新力量,点亮乡村振兴之路的鲜活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