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找达保准没错!”——记海南州兴海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专职调解员达保

更新时间:2025-07-16 09:24:00

达保(右二)调解纠纷。本报记者 潘玲 摄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的草原与村落间,常能见到一个皮肤黝黑的身影: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挡不住眼里的光,铿锵有力的脚步踏遍每一片纠纷草场,胸前的党员徽章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他就是兴海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专职调解员达保,一名在基层调解岗位上坚守30年的人民调解员。

30年里,他化解矛盾纠纷780余起,成功率超99%;30年里,牧民口口相传“有矛盾,找达保准没错”;30年里,他用磨破的鞋底、熬红的双眼、记满的民情台账,把“解民忧、暖民心”的承诺写成了草原上最动人的民生答卷。

“调解室的门永远为群众开着,党员的耳朵永远为群众竖着。”1995年成为河卡镇幸福村调解员那天,达保心里就刻下念头:“群众找我,是因为相信我,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基层矛盾多是“针尖对麦芒”:草山边界的寸土之争,邻里口角的积怨之深,补偿款分配的利益之惑。达保深知,化解这些矛盾光靠法律条文不够,得用“心”做钥匙。他建立独具特色的“矛盾预警”机制,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及时捕捉矛盾苗头,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将许多潜在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遇到复杂疑难纠纷时,他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诉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和贴近实际的方法,解开群众心结。

2024年底接手的西某某等4户与扎某某的羊曲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补偿款纠纷,是压在县里12年的“硬骨头”。双方因移民安置补偿款结怨,见面就红着眼。

达保揣着笔记本钻进草场,在牧民家里喝着酥油茶听诉求。他摆事实讲道理:“补偿款按政策算清楚,邻里情分比钱金贵。”达保给双方当事人耐心分析利弊,寻求共同认可的解决方案,调解中采取背靠背、面对面、冷热结合、案例引导等方式方法,用“法”理顺关系、用“理”化解争议、用“情”沟通思想,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西某某攥着他的手说:“太感谢你了!没有你的调解,我们的问题不知何时才能解决。”

在兴海县综治中心金牌调解室的玻璃墙上,印有“办案廉洁为人民 执法如山扶正义”字样的锦旗格外醒目。这是达保和同事化解一起陈年纠纷后,当事人送来的,背后映射的是基层调解员“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执着。

面对错综复杂的基层纠纷,为了能够随时响应村民的诉求,达保的手机24小时开机,牧民一个电话,哪怕深夜,他也会披上外套就出发。2024年8月担任县综治中心专职调解员后,他更成了“流动调解站”——草山上能开调解会,帐篷里能算明白账。在这样的真诚努力之下,他成功解开多起重大疑难矛盾的“死结”,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5件、10年以上疑难矛盾纠纷6件。

河卡镇都台村的羊某与扎某等24户村民的草山权属纠纷,十年间动过拳脚、闹到过法庭。达保接手后,白天走村串户收集证据,晚上熬夜查阅档案资料,将矛盾根源梳理得一清二楚。调解时,他灵活运用“背对背疏导”与“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分别走访涉事村民,用乡音乡情安抚情绪,倾听诉求;另一方面,组织多方围坐畅谈,摆事实、讲法律、释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剖析利害。经过17次调解会议,达保用耐心和智慧融化了坚冰。最终,双方当事人紧握双手,签订下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让这片争议已久的草山重新焕发和谐生机。当双方互献哈达时,达保知道,解开的不仅是十年积怨,更是乡村和谐的“心锁”。

基层工作就像揉糌粑,得有耐心。每次开展矛盾纠纷调解,达保总是把法律条文转换成牧民听得懂的家常话,把复杂案情拆成“你少一分,我让一步”的实在方案,更是把党的政策春风化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生动实践。

从看法治节目学方法,到参加法律培训补短板,再到和其他调解员探讨调解技巧,这个从事人民调解工作30年的老党员总在琢磨“怎么把调解做得更实在”。正如兴海县综治中心矛调工作负责人索南加所说:“像达保这样的调解员,是群众选出来的‘公道人’,他们的经验是基层治理最宝贵的财富。”

在兴海县,像达保这样的调解员还有很多。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枫桥经验”在高原落地生根;他们说不出高深的治理理论,却用“把群众当亲人”的信念,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7月9日,采访结束,记者准备离开时,达保又投入到一起新的纠纷调解中。草原上的草枯了又青,纠纷解了又有新的,但达保为群众办事的劲头没有松。

达保的故事,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缩影。在广袤的青海大地上,无数个像达保这样的“解铃人”,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信任,让和谐之花在每一个角落静静绽放。

编辑:刘海钧;

相关推荐

共绘边疆和美新画卷!云南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夯实兴边富民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3月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云南是全国民族工作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面积的70%。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云南自2000年试点探索实施兴

2025-07-17 10:25:00

“有矛盾,找达保准没错!”——记海南州兴海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专职调解员达保

达保(右二)调解纠纷。本报记者 潘玲 摄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的草原与村落间,常能见到一个皮肤黝黑的身影: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挡不住眼里的光,铿锵有力的脚步踏遍每一片纠纷草场,胸前的党员徽章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他就是兴海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专职调解员达保,一名在基层调解岗位上坚守30年的人民调解员。30

2025-07-16 09:24:00

不能折腾老百姓!国务院为这“一件事”持续发力

撰文丨余晖据央视报道,7月7日至9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在陕西、四川调研经济运行、政务服务等工作。吴政隆强调,要聚焦群众和企业所需,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深入推进“一网通办”,着力打通数据壁垒,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什

2025-07-11 10:43:00

成都警方通报华阳街道发生疑似拐卖儿童纠纷:实为误认亲

7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7月5日12时许,我局接报警,称华阳街道发生疑似拐卖儿童纠纷。民警立即到场处置并开展调查。经调取监控、询问证人及涉事人员,现查明:郑某某(女,32岁,存在双相情感障碍)误将路人唐某之子认作亲属,期间未实施诱骗、拉扯等行为。其身份背景及行为目

2025-07-10 14:19:00

临沭县店头镇召开监督联动工作会议 构建基层监督新格局

鲁网7月10日讯7月8日,临沭县店头镇党委组织召开监督联动工作会议,镇纪委、组织办、经管站、审计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围绕健全基层监督体系作出重要部署,标志着全镇监督工作进入协同联动新阶段。会议指出,要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通过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实现监督信息互通、问题共商,推动监督力量向村居一线下

2025-07-10 12: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