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多次晕厥 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精准治疗

更新时间:2025-07-01 11:18:00

通讯员 赵诗琦

近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三科成功完成首例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射频消融术。该手术由心血管内三科负责人丁华永团队独立实施,通过精准的神经节调控技术,为反复发作晕厥的患者解决了病痛带来的困扰,不仅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更标志着我市在复杂心律失常及晕厥诊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63岁的张大爷(化名)近3个月来,被反复发作的晕厥深深困扰。据家属回忆,老人曾在行走时突然晕倒4次,最严重的一次因晕厥导致头部磕伤、血流不止。张大爷来到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三科门诊就诊,科室负责人丁华永详细了解病情后,考虑患者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进一步行直立倾斜试验,显示阳性,结合临床症状,最终明确诊断并确认患者符合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射频消融术手术指征。

经过充分术前评估和医患沟通,丁华永团队为张大爷制定了射频消融神经节调控治疗方案。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穿刺血管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脏附近的迷走神经节区域。术中,迷走反射(如心率骤降、血压骤降)极为明显。丁华永凭借丰富的电生理操作经验,对神经节区域进行精准定位和反复消融。随着能量的释放,监测屏幕显示迷走反射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

经过各区域反复检查及补充消融,确认无任何迷走反射现象后,持续观察10分钟,手术顺利结束,全程仅耗时70分钟。术后,张大爷苏醒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未再出现头晕、黑矇等不适症状。经过3天的术后观察,张大爷已康复出院,困扰数月的晕厥“魔咒”终于解除。

丁华永介绍,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射频消融术手术的开展,为反复发作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若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黑矇或头晕,需警惕心源性、神经源性等潜在疾病。建议及时到心内科就诊,通过直立倾斜试验、心脏电生理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避免因延误诊断导致严重后果。

相关推荐

六旬老人多次晕厥 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精准治疗

通讯员 赵诗琦近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三科成功完成首例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射频消融术。该手术由心血管内三科负责人丁华永团队独立实施,通过精准的神经节调控技术,为反复发作晕厥的患者解决了病痛带来的困扰,不仅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更标志着我市在复杂心律失常及晕厥诊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63岁

2025-07-01 11:18:00

中风风险飙升至5-6倍 房颤要警惕

来源:特区新闻广场房颤又称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到6倍,死亡率也比正常健康人群多出一倍。出现哪些表现意味着房颤了?该如何识别?一起来了解。王阿姨:旁边有什么动静就会害怕,(心跳)砰砰的,心会跳得快。王阿姨来自安溪,今年68岁。近段时间,她

2025-06-16 08:24:00

紧急!事发无锡二院!

近日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胸痛中心一位急性心梗患者从进入医院到血管成功开通仅花了17分钟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的90分钟刷新了生命的救援速度!患者家属不禁感慨道:“这次多亏了市二院胸痛中心‘双绕’绿色通道高效迅速!”这场17分钟的“急速”救治一起来回顾一下↓↓↓85岁的周阿公突发胸痛

2025-06-13 15:45:00

高龄老人遇难事 求助挂起“表情牌”

有的高龄老人,平时不用手机。为了关注他们的日常状况,社区制作了表情牌。一面是红色哭脸,代表“需要帮助”;另一面是黄色笑脸,代表“一切正常”。6月11日,93岁史大爷家的表情牌派上了用场,网格员看到后及时入户,帮忙解决了难题。和泽苑社区共为37位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家中悬挂了表情牌,并告知如何使

2025-06-12 07:03:00

预警更精准 湖北首组水利测雨雷达落户咸宁

咸宁网讯(通讯员朱文涛)6月5日,从市水文部门传来消息,湖北省首组水利测雨雷达系统落户咸宁,目前正有序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逾3000万元,选址咸安、通山、崇阳三地,通过“品”字形组网布局实现全市范围覆盖,标志着我市在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水利部“三道防线”建设先行先试项目

2025-06-09 0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