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金融春雨”,给了老百姓“春种一粒粟”的底气!

更新时间:2025-05-11 19:04:00

春潮涌动黑土地,金融活水润秧苗。连日来,在兴安盟委、行署的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动下,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涉农企业打出一整套助力春耕“组合拳”,通过政银企对接、政策宣导、创新服务等举措,为全盟春耕生产注入金融“及时雨”,以金融力量护航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截至4月末,全盟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96.61亿元,惠及农牧户13.9万户,以金融之力托稳“塞北粮仓”根基。

政银企携手,畅通供需对接“快车道”


“这场对接会像一场‘及时雨’,我们当天就敲定了农机购置资金!”内蒙古瑞龙生态农业负责人兴奋地说。

3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支持春耕备耕政银企对接会”在兴安盟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兴安盟农牧局牵头搭建合作平台,15家金融机构与29家涉农企业、合作社、农户代表共聚一堂,现场上演“双向奔赴”。


科右中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现场解答金融支持春耕政策


会上,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等8家机构亮出“看家本领”,推出“农机贷”“种业振兴贷”等12款创新产品,精准破解涉农贷款“审批慢、抵押难”痛点;丰垦种业等6家企业现场“晒”出春耕计划,提出融资需求。经过高效对接,8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现场签订3948万元授信协议,金融活水加速流向田间地头。


突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人员走进农户大棚现场问需


“我们通过完善‘需求收集-政策匹配-服务落地’全流程响应机制,推动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副行长杨禄艳表示。

宣传月赋能,织密普惠金融“服务网”


从3月份开始,一场覆盖全盟的“金融春雨润兴安”金融政策宣传月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组织17家金融机构成立“金融服务先锋队”,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建设银行兴安分行的“蒙古马服务队”跋涉80个村庄送贷上门,累计发放春耕贷款1亿元;科右前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出“背包银行”,客户经理携带移动设备走村入户,实现“无纸化办贷”;邮储银行创新“极速贷”线上产品,农户30分钟即可完成审批。


乌兰浩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员深入田间地头宣讲春耕政策


在筑牢风险防线方面,各金融机构也妙招频出:蒙商银行兴安盟分行制作反诈动画短视频,在乡村滚动播放;突泉蒙银村镇银行将金融课堂搬到田间,用“方言+案例”讲解防骗技巧;截至4月底,全盟各金融机构累计开展反诈宣传75场,发放资料1万份,在春耕备耕大额消费高频时期守护好农户“钱袋子”。


黑土地生金,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当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指引,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创新推出三大金融服务组合拳,为黑土地注入金融动能。


农业银行携手石榴籽服务站为农牧民献上“金融春雨”


构建“信用+信贷”双轮驱动模式,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春耕生产。截至一季度末,全盟已建立覆盖65.15%行政乡、72.78%行政村的信用网络体系,为24.16万信用户建立“金融身份证”,向建档农户发放信用贷款151.83亿元,占建档涉农贷款总量的76.24%,真正实现“信用变金”。深化农地金融改革,一季度投放农地抵押贷款15.24亿元,同比增长8.4%,有效破解春耕资金周转难题,让土地资源变身“流动资本”。将信贷资源重点投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力提升等关键领域,累计审批18.4亿元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升级,推动“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


送贷入户为春耕注入“金融春雨”


“今年春耕,中国农业银行兴安分行不仅为我们送来了贷款‘及时雨’,还让我们通过土地增值获得了‘长效利’,既帮助大伙解了燃眉之急,又让产业得到了长远发展,这样的金融支持才是实打实的惠民工程!”对此,科右前旗察尔森镇苏金扎拉嘎嘎查党支部书记包龙全深有感触。

铁脚板寻策,推进金融服务“守初心”


春耕正酣,金融服务步履不停。连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领导牵头在全盟范围内多次开展实地调研“两米两牛”等特色产业金融需求,重点评估支农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落地成效,现场协调解决融资堵点,充分发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撬动和引导作用。


送贷入户巧解农户春耕资金需求


“刚一开春,我们就把办公室搬到春耕一线,深入田间地头问计问需,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每一寸土地。”杨禄艳说。通过实地调研,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推出支持“三农”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新模式,将政策红利的“大写意”细化为民生幸福的“工笔画”,让全盟农牧民群众获得更多帮助和实惠。


进厂问需精准对接融资需求


金融化雨,润物无声。当农机的轰鸣声在兴安大地回响,当嫩绿的秧苗在黑土地上舒展新芽,一场金融与土地的深情对话拉开了序幕:从政策活水的精准滴灌到信用沃土的深耕厚植,从数字金融的破界赋能到风险防线的铜墙铁壁,兴安盟的乡村振兴金融实践犹如播种希望的犁铧,既划开了制约发展的冻土,更播撒出了乡村振兴的璀璨星火。





记者:张伟男 通讯员 李司同 王嘉祺

相关推荐

新一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来了!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近日,第八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包括南京江宁横溪街道横山村上庄在内的70个村落入选。记者21日从省住建厅了解到,江苏省级传统村落命名624个,加上381组传统建筑组群,总量突破1000个,提前完成“十四五”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目标任务。此次命名的70个省级传统村落,南京市为5个,分别是江宁横溪街道横

2025-08-22 14:17:00

“十四五”期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8月2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柳军。图/国新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柳军表示,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促进经营者健康发展和消费者放心消费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部门秉持“

2025-08-22 11:17:00

奋战封关一线丨儋州洋浦重点企业生产施工“双线”提速

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封关运作作为核心区域儋州洋浦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潮记者在封关一线的各个产业园区看到,重点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在建项目争分夺秒抓建设赶进度,生产和施工呈现出“双线”提速的良好发展态势。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在洋浦保税港区,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条条自动

2025-08-20 15:50:00

暑期“小众游”受青睐 “+旅游”加出新玩法

今年暑期,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新玩法、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7月17日,游客在赛里木湖景区游玩赏景。暑期来临,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景区迎来盛夏旅游旺季。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新华社发(张利民摄)从“到此一游”到“深度停留”今年暑期,个性化、小众化、富有仪式感

2025-08-19 17:28:00

瞄准制造业转型升级金融服务

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走访、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需求。陶钇成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当企业面临“不敢转”“不会转”困境时,金融服务如何协同配合、巧解燃眉之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2025-08-18 0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