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5-06 10:36:00
5月1日,水磨沟区天山明月城焕新开街,迎来首批游客。图为丝路有戏篝火晚会现场人潮涌动。(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李凯 赵剑尘 王畅彤 蔡俊 陈彦仿)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文旅市场强势复苏,乌鲁木齐凭借其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成为长线游的热门目的地。
携程发布的《五一假期旅行数据报告》显示,乌鲁木齐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1%,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10%。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等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
文旅活动 点亮节日氛围
“五一”假期首日,我市文旅市场喜迎“开门红”:天山明月城、和田二街等特色街区扎堆亮相,美食飘香的街巷与光影交织的夜经济场景,点燃全城文旅消费热潮。
5月1日12时,随着一声响亮的“开街啦”,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和田二街在手鼓的震撼声浪中沸腾,重装升级后的这条承载百年烟火气的网红美食街以焕新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11时,和田二街早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60名身着盛装的姑娘跳起欢快的舞蹈,与60面手鼓组成流动的彩虹。当《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旋律响起,舞蹈演员踩着鼓点跳起欢快的麦西热甫。
上午和田二街开街仪式盛大开场,下午天山明月城也焕新开街,迎来首批游客。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天山明月城实现全面升级,全新打造“丝路有戏”演艺集群、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丝路飞车谷及儿童梦幻乐园等特色业态。园区经营面积拓展至260亩,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与沉浸式体验。
今年,天山明月城在业态布局、项目发展方面,规划形成了“一轴、两核、六片区”的总体布局。自北向南以丝绸之路为背景演绎的文化商业轴,围绕“馕文化产业园室内新疆美食文化及特色演绎”与“汉唐文旅街区夜经济休闲娱乐”两大核心,共设置“奇幻剧场”“七彩天山亲子乐园”等游乐体验区;“啤酒广场”“唐宫夜宴”等餐饮休闲区;“武林小镇”“明月城花间集市”等文化展示区;体育赛事场馆+体育研学基地、“仿真cs娱乐”“篝火互动体验”等趣味体育竞技区以及酒店宾馆商务住宿区等六大片区,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娱、购”更加全方位的精细化服务。
“‘五一’假期有种全市赶场的感觉,文旅活动遍地开花。”市民范毅说,上午在和田二街品美食,下午就去天山明月城打卡拍照,晚上还可以看演出,“五一”假期安排得非常充实。
据了解,我市文艺院团也在这个假期纷纷拿出了新品佳作,从“声动百年・光影华章”庆“五一”中国经典影视作品视听音乐会到歌舞秀《阿拉木汗在哪里》,再到红星相声社“五一”假期专场相声演出,多样的文化消费选择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精神大餐。
观众石金成在观看歌舞秀《阿拉木汗在哪里》后说:“欢快的舞蹈、深情的歌声、悠扬的民族器乐,再加上充满感染力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乌鲁木齐歌舞之城的魅力。”
“五一”假期,“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也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选择,不少市民、游客乘坐“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来一场沉浸式的城市文旅体验。
“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串联起八楼、新疆国际大巴扎、红山公园、新疆博物馆等21个双向站点,全程26公里,覆盖城市核心地标,成为集交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专线。
“早就想来看看刀郎歌曲里的2路车站,这次不仅来到了车站还乘坐了2路汽车,真的是一次特别的体验。”上海游客魏佳说。
文化场馆 乐享诗意假期
“五一”假期,乌鲁木齐各大文化场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八方来客,让游客和市民在乌鲁木齐乐享文化盛宴。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及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等场馆持续开放,累计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
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一连数日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带给市民、游客多样的博物馆打开方式。
游客杨超说:“参观博物馆不仅能收获一份文化体验,还能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人文,这样的感觉很好。”
“五一”假期,新疆图书馆举办了六场活动,各项阅读及衍生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吸引了全疆读者。其中,与孩子们有关的阅读互动活动最受欢迎。
5月1日起,以精读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根据对故事的理解进行创意手工制作;精读“四季童读”春季卷绘本《如果你打破瓷罐》,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制作超轻粘土画;带孩子们阅读《我是收藏家》,自制冰箱贴;以“四季童读”品牌活动为载体,精心策划了精读《妈妈快来》绘本故事与创意彩泥蜘蛛制作活动等,让上百组家庭参与其中,体验了亲子阅读的快乐。
5月1日至5月7日,新疆图书馆举办的线上“汗水凝硕果劳动谱新篇”摄影作品征集大赛,也收到来自全疆各地读者的投稿,这些来自一线田间地头的摄影作品,见证着人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坚韧与勤劳。
“我们希望‘五一’期间举行的这些活动,能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连接文学与艺术的桥梁,让文化的种子在稚嫩的心田生根发芽。”新疆图书馆少儿部副主任吐尔逊阿依・依沙克说。
新疆美术馆与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以艺术工坊、电影放映、学术沙龙及主题展览为载体,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受,让艺术成为假期的“主角”。
新疆美术馆以“艺术工坊+艺术电影”双重模式,为公众打造了一场文化盛宴。推出的艺术工坊体验,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吸引了不少参与者。
新疆美术馆同步推出“艺影星空――艺术电影大放送”活动,首映《局部》第三季纪录片。艺术评论家陈丹青以画、美术馆等为切入点,带领观众跨越时空,探索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与历史脉络。“以前看画展只是走马观花,但通过这部纪录片,我学会了如何真正‘看’一幅画。”艺术爱好者李雯芸说。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为市民和游客的“五一”假期增添了别样色彩,还成为城市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
体育赋能 擦亮城市名片
“五一”期间,在乌鲁木齐市各个区县举办了10余场体育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疆各地的选手参赛。赛事与旅游深度联动,形成“竞技结束即旅程开始”的模式。比赛之余,小选手们和家人开启一场乌鲁木齐深度游,将体育热情转化为文旅消费动能。
5月2日,来自阿克苏的10岁小选手张子墨结束了2025年乌鲁木齐青少年游泳公开赛50米蛙泳项目的决赛,接下来一家人踏上了深度了解这座城市的旅程。
张子墨的爸爸张庆说,孩子参加比赛,全家一起出发,跟着赛事去旅行。南山风景区、新疆博物馆、和田二街……假日期间,一家人在乌鲁木齐开启了一场温馨的亲子之旅。
乌鲁木齐市游泳协会会长岳聪说,本次游泳比赛共有650余名选手参加,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各地州,大家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结束赛事后的乌鲁木齐旅行。
无独有偶,5月1日,来自全疆各地的120余名滑板少年相聚乌鲁木齐,一场青春的赛事之后,便是旅行的开始。
近年来,乌鲁木齐着力打造体育+功能,以文旅融合为发展方向打造旅游品牌,让“体育+旅游”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全新引流路径。
“我们不仅要引入、举办更多更好的赛事,吸引疆内外的游客来到乌鲁木齐,感受魅力乌鲁木齐。还要以城市文化为引领,打造城市形象,塑造城市个性,通过赛事推介旅游,进行引流,实现‘体育+’的功能。”乌鲁木齐市体育局副局长王涛说。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体育局通过不断承办全国性赛事,以“体育+”为抓手,集结旅游、体育、文化、美食、音乐等内容,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赛事,提升乌鲁木齐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王涛说:“我们有信心办好具有乌鲁木齐特色的赛事。通过坚持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将乌鲁木齐这张名片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