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一停,别匆匆

更新时间:2025-04-15 12:52:00

龙婧婧

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欣欣然。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放飞的心,一周前就在问:“妈妈,踏青去哪儿?”我在朋友圈翻看一番,“去看油菜花”!孩子们欢呼雀跃,乐得开始满心期待。

没等我叫醒,孩子们居然自己醒了,很利索地收拾好,开开心心出门了。孩子们看着乡村景象惊奇不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顿时,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的节奏,一连串问题让我应接不暇。没过一会,我就词穷了。

春天的风和煦温柔,让人心宁气静,静静地似乎还可以闻到风中蕴含的泥土气息、不知名花香,不时还夹杂着农家肥料的臭味。啊,这臭味,一下子又热闹了车厢,孩子们的笑点真是与众不同。

终于下车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向田野,不一会儿又折回来,急急地问:“妈妈,油菜花呢?”我抬眼望去,不觉一惊,说好的那金灿灿的万亩花海呢?难道花谢了?“我们往里再去看看。”我稳住阵脚,安慰着孩子们,拉着他们往田野深处走去。“那里有!”眼尖的哥哥指着远方。在绿油油的菜地中零星地泛着些许黄色小花,全然没有连片成海的壮观。果然花谢了,我不觉有些失望,还很抱歉,辜负了孩子们一周的期盼。一周前的决定显然赶不上自然万物生长的节奏。“哎,太不接地气了!”我暗暗自责。

好在孩子们容易满足。他们立马跑到田边仔细观察。弟弟拉下高高的小黄花闻起来。“这味道不太好。”哥哥说,“看,这些花梢上长出了尖尖的绿色小果夹呢。”倏地,两个小家伙飞入菜地不见踪影,只听见此起彼伏的银铃般笑声。

绿是春天的主色调。青翠欲滴、翠绿盈盈,真是养眼。我将目光在远处近处来回巡视,感觉总也看不够。乡村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无处不在的绿,无处不在的生机。这松软的土地似乎承接了我满心的疲惫,踩上去让人顿感愉悦。

我自顾自地往前走,经过一座小桥,来到了另一片田地。此刻,我的眼前顿然一亮——一大片紫色花海像一幅画卷从眼前向远处徐徐展开。在新绿交织的地毯中,这密集如星子般的紫色花朵被细细地绿杆支棱着向着天空盛开,安然而美丽、团结又热烈。微风轻拂,它们摇曳多姿,给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真是意外惊喜,错过了金色花海却迎来了紫色花海。

孩子们最是惊奇。哥哥蹲在花边,认真端详,数着花蕊和花瓣,念叨着,“从白色渐变到淡紫色。”“这像什么?”弟弟发问了。“像蝴蝶!”哥哥说。“像碗口”我说。“这是什么花呢?”弟弟又问。我哑然。爷爷站在不远处的田边,开始给我们科普:“这是红花草。这可是一个好东西,既是改善土质的好肥料,又可以给牛作饲料。蜜蜂在上面采的蜂蜜也很好。”果然,定睛一看,许多蜜蜂在花朵上忙忙碌碌。我赶忙拿起手机,捕捉下这难得而有趣的镜头。

孩子们豁然开朗地点点头,目光一转,却被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堆吸引过去了。这是由附近一块新整理的地挖出的泥土而堆积起来的。表面的土地被太阳晒干了,而踩下去后却依然可见些许湿润。弟弟直冲上去,一脚便把顶踩平了,湿润的泥土沾满了鞋底,我立马喊住他。他只好作罢,便拿起地上躺着的锄头挖起来。一抡、一挖,小家伙一副煞有介事地劳作样。我忍俊不禁,随他去吧,亲近大地,劳动最光荣。

奶奶是喂养全家人的大厨。她眼前一亮,欣喜地发现了附近田梗上的荠菜、艾叶。“你看,这是三月三煮鸡蛋的荠菜,这是做艾叶粑粑的艾叶,多嫩啊!”奶奶一边科普一边动手了。于是,我们一起开始收集食材。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我们已经采摘了满满两塑料袋,满载而归。

春天真好,赠予我们美景美食,也赠予我们无限希望。停停、等等,别匆匆,不妨多接地气,感受烟火生活……

相关推荐

外媒传“中国重启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加拿大慌了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达乔】据路透社援引两名来自新加坡的贸易商的消息报道,中国公司已预订约5万吨澳大利亚新季油菜籽,这是2020年以来中国首次从澳进口油菜籽。当年,出于防止病虫害的检疫要求,中国停止从澳进口油菜籽,而前不久,中国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中国

2025-08-20 06:48:00

美司法部调查华盛顿特区警方是否操纵犯罪数据

当地时间8月19日,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华盛顿特区大都会警察局是否操纵了犯罪数据。当地时间8月18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华盛顿特区提供虚假的犯罪数据是为了制造一种虚假的安全假象。这是非常糟糕和危险的做法,他们正因此受到严厉调查”。(央视记者 吴汉婴)

2025-08-20 05:15:00

中国队首金来了!

河北新闻广播2025-08-09 09:05:558月8日晚在成都世运会武术项目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卢卓灵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世运会上夺得的首枚金牌8月8日,中国选手卢卓灵在太极拳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恭喜中国队!来源 | 人民网编辑 | 温丽茹责编 | 安 倩编审

2025-08-09 09:45:00

文章家费孝通 | 孙郁

费孝通的名字一直罩在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影子里,文学天赋反而被淡化了。如果不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很可能成为一名杰出的作家,从其文章的体式和韵律看,与民国的京派文人的笔记比,并不逊色,有的甚至还颇多神采。而他的《乡土中国》一直在流行,半是因了学问之好,半是得益于文史的修养,其述学文本可作文学作品来读

2025-07-24 07:04:00

人文周刊·文艺评论

《 河南日报 》( 2025年07月23日 第 11 版)□郭志刚今年7月20日,是申凤梅大师逝世30周年纪念日。申凤梅身上有个闪光的特点就是人民性,为老百姓唱戏。这是越调得以从一个乡间小剧种发展成享誉全国的知名戏剧,申凤梅从一个颠沛流离的民间艺人成为越调一代宗师的重要原因。申凤梅的成长经历也诠释和

2025-07-23 1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