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叫停!如此减肥要不得! | 农视点

更新时间:2025-04-09 20:38:00

4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点名了几种火爆减肥圈的减肥方法——“生酮”、“液断”、代餐,均存在健康隐患不推荐采用!

先说最近特别出圈的生酮饮食,这是上世纪20年代是用来治疗儿童癫痫的方法,现在却被包装成了“减肥神器”,其原理是多摄入脂肪,少摄入碳水,使身体得不到充分的葡萄糖,只能大量分解脂肪来生成一种叫酮体的物质来获取能量,在这个过程中,脂肪被分解,也就达成减肥的目的了。

但真要靠生酮来实现减肥目的,条件十分严苛。含有碳水的薯类、豆类、蔬菜、水果都不能吃,只能吃一点绿叶菜。蔬菜少,没有水果,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都不够,便秘、肠胃不适、头晕眼花、疲惫无力等问题接踵而来,心血管负担加重,影响肝肾功能。

而且由于身体产生过多的酮体,会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健康风险很大。

图片

再来看那些代餐产品,不管是以蛋白质为主,加上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调制出来的奶昔粉,还是主打可以给身体补充膳食纤维、促进消化的果蔬粉,如果一日三餐当做主食来吃,都会激发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什么是自我保护机制呢?就是身体长期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热量严重不足,陷入严重的饥饿状态,并丧失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在它能“囤粮”的时候就会拼命囤积能量,尽可能地多储存脂肪。

这也就是为什么长期节食的人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的回升速度就会特别快,而且在反弹之后就很难再减下去了。

图片

最后就是“液断减肥法”了,“液断”指在一段时间内只摄入液体食物,像水、咖啡、牛奶、各种去渣的果蔬汁等等,杜绝一切固体形态的食物,哪怕是一个鸡蛋、一根能量棒也不能吃。

这种饮食方式摄入的营养成分非常单一,而且严重缺乏膳食纤维,对血糖也极其不友好!我们都知道,流质食物在胃里被吸收的速度很快,同样的糖,在更短的时间内被吸收,会导致升糖也快,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波动,十分危险。

再者,很多水果的糖分本身就高,榨成汁之后作为正餐来喝,对胃也很不好,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反酸、烧心,甚至引发胃食管反流、胃溃疡。因为减肥造成严重的胃部疾病,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图片

说了这么多,最后也给大家分享几个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

第一招是减肥期间,每顿饭都尽可能多吃一些不同颜色的食物,尤其是保证红(如番茄)、黄(比如南瓜)、绿(比如西兰花)、紫(比如紫甘蓝)、白(比如豆腐)五种颜色的摄入,让营养更均衡全面。

第二招是"20分钟进食法",每一口都咀嚼20下,把用餐时间增加到20分钟以上,更容易提高饱腹感,就可以让自己少吃点。

第三招则是早睡早起,睡个好觉,有实验证明,抓住晚上10点到凌晨2点的黄金睡眠期,保证这期间处于深度睡眠,能多消耗184大卡——相当于慢跑半小时!

说到底,减肥没有灵丹妙药。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网红减肥法,背后都隐藏着高昂的代价。咱们要记住,科学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才是王道!

农视点述评员 | 杨婧轩

剪辑 | 王晓辉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

相关推荐

肚子越大,老得越快?有一个有效的逆转方法

年轻的时候,怎么吃都不胖;现在是——想想都能胖,特别是肚子,像有了自己的主见,说大就大,谁劝都不听。潇洒如我们,面对调侃,淡然自嘲:水土不服,服的是年龄。只是偶尔午夜梦回,想起曾经轻盈的体态,低头就能看到腿脚的开阔视野,以及不用刻意维持的呼吸,也会忍不住含泪问天:不应该啊!区区 30 来岁就发大胖?

2025-08-15 09:35:00

“能治病”的保健食品都是骗局!科学选购看这几点

“吃了就能降血糖”“三天见效,彻底摆脱高血压”……类似的保健食品宣传层出不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保健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保健食品市场鱼龙混杂,一些老年人更是将保健食品视为“万能药”,完全依赖其“疗效”而放弃正规治疗,导致病情延误甚至恶化。那么,保健食品到底是什么?它真的可以替代药物治疗吗

2025-08-14 12:32:00

云南女子自信能辨毒蘑菇,吃完中毒被急送抢救

李女士(化名)一家是在江苏工作的云南人,自信能分辨毒蘑菇与无毒蘑菇。李女士和家人到公园玩时,采了一筐路边白色蘑菇。她还发朋友圈配图:“吃不完,根本吃不完”。晚上回家后,李女士将蘑菇清洗煮熟后炒制,家人因为觉得不好吃只是尝了两口,李女士吃了一碗,当天晚上没有任何不适。第二天凌晨5:00左右,李女士开始

2025-07-16 17:35:00

中美关系改善关键何在?两国学者共同呼吁合作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张东方 薛凌桥 林勐男)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中美关系战略博弈持续升级。7月4日,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在世界和平论坛上深入剖析两国关系面临困难的多重原因,并呼吁加强双边合作来改善关系。7月4日,世界和平论坛期间,“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关系”为主题的小组讨论举行。

2025-07-07 10:01:00

家长们:想给孩子补营养,这些错误做法要避开

5月20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至17岁的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高达19%,也就是说每5个学龄儿童中就有1个小胖墩。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可能将达到31.8%。造成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快速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2025-05-21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