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丨人民日报“读者点题”:“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

更新时间:2025-04-08 08:46:00

 原标题:“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以旧换新”政策让老百姓得了实惠,但淘汰的旧手机、旧家电、旧汽车会不会变成“电子垃圾”?旧物回收处理到底安不安全、靠不靠谱?

  ——人民网网友15****7

  这位网友的提问,既是民生新热点,又是绿色发展新业态。几天前,记者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

  手机回收,靠谱吗?不妨从一只旧手机的回收旅程讲起——

  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国补范围后,上海市民张女士购入一部新手机,旧手机交给了家门口的回收门店,当天即被运往当地一家具有废弃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资质的企业。自动化分拣线上,红外光谱仪为机身进行“全身体检”,分析其金属含量:“主板含银量0.19克、铜25.8克、钯0.015克,符合二次利用标准。”当主板被送入熔炼炉,还逐渐析出了0.034克黄金。与此同时,塑料外壳粉碎后进行再生造粒,可用于制作托盘等木塑复合材料制品;微型听筒经过声学测试,将被送入助听器工厂,帮助听力障碍者重建声音世界……这只旧手机“变身”为其他新产品的原材料,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技术变革和产品转化并非孤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超63万吨,同比增长14.83%,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同比增长超20%;报废汽车回收量达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

  “以旧换新”带动了回收和拆解量的双增长,但更深层的追问在于:下大气力回收这些旧物,划算吗?

  我们来算三笔账。

  先说环保账。1吨旧手机能累计提取约400克黄金;一台报废汽车可回收钢铁约800公斤、有色金属约40公斤;每回收1吨废旧家电,拆解出的再生资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4.7吨。这些数据背后,是循环经济对“双碳”目标的直接支撑。

  再看经济账。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带动就业超3000万人。浙江台州“金属再生基地”的实践更具说服力:通过拆解废旧机电,当地形成包含100余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再生金属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189亿元,成为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中“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要求的典型案例。

  还有安全账。实时监控运输、销毁全流程并向消费者公开,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全程有痕”确保个人信息安全。这种安全闭环,恰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生动实践。

  划算归划算,回收有梗阻。比如,旧物回收不方便,家门口没有回收点;正规回收价格低,宁愿卖给街头商贩;企业技术参差不齐,再生材料品质不稳定等。

  打通梗阻,得有诚意——

  北京推行“e回收”平台,市民扫码预约、在线估价,旧家电回收“一键上门”;广东将回收网点纳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安徽要求商户提供家电送新、收旧、拆装一站式上门服务,农村地区全覆盖。一句话,便利才有人气。

  企业也没闲着。二手电商平台闲鱼推出碳积分账户,回收旧物可获得碳积分并兑换权益;格力电器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平台,截至2024年底转化再生铜料、铁料、铝料等80余万吨……

  今天,我们关注“以旧换新”后旧物去哪儿了,既反映了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换新需求,也体现了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的循环能力。说到底,还是新发展理念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引领。

  向“新”而行,关键在“循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调“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废旧物资从“鸡肋”变身“富矿”,循环经济由“可选项”升级“必选项”,在这场从理念、技术到服务的系统性变革中,中国经济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正同步跃升。

相关推荐

天津银行实现首季“开门红” 资产规模攀升至近9500亿元

4月30日,天津银行(1578.HK)在港披露2025年一季度主要财务和经营数据。公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天津银行切实推进转段工作,加快培育“研究基因”和“科技基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截至一季度末,该行资产规模达9,457.80亿元,较年

2025-04-30 18:30:00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5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大抓落实督查激励二十条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5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大抓落实督查激励二十条的通知湘政办发〔2025〕1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更好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全面

2025-04-30 17:32:00

热点透视:耐心资本赋能科技创新 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提出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新时代新征程,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是党和政府在深刻把握资本逻辑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投资端改革、引导资本健康有序发

2025-04-29 16:00:00

成都国资国企“立园满园”:26个产业载体、38个商业楼宇释放商机

4月28日,“成都国资国企‘立园满园’‘企业满楼’对接活动暨机会清单能力清单发布活动”在蓉举行。180余家中央企业、省市属国企、民营企业及商协会代表齐聚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共探产业载体合作新路径。活动现场,“2025年度成都国资国企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重磅发布,16家市属国企编制梳理194项机会

2025-04-28 20:53:00

杭州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发布 高新技术产品表现亮眼

4月28日,杭州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杭州经济运行数据:全市生产总值5715亿元,同比增长5.2%,较2024年全年和2024年一季度分别加快0.5和0.1个百分点,实现良好开局。工业生产回升,经济韧性凸显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7.0%,主导行业与特色产业表现亮眼

2025-04-28 1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