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推进语文教育正当时

更新时间:2025-03-19 05:38:00

【光明时评】

作者: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通过对全国93所高校558个专业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专业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而且理工科专业开设的比例更低。”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建议,高校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提高该课程地位,规范教材和大纲,提升教学质量。据媒体报道,该建议日前获得教育部答复。教育部在答复中称,下一步将指导相关专家组织开展调研,深入了解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推动高校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AI时代,语文何为?对教育部门而言,这一问题不仅关涉语言文学教育的未来,也触及人文传统的传承延续和创新发展。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语文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不论是中小学阶段必修的语文课,还是各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等相关课程,都以制度形式明确了语言文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语言文学独有的教化和审美功能,深刻塑造了当代中国的基本面貌。讲究润物无声、“熏浸刺提”的语言文学教育,是我们涵养人的素养的基本手段。掌握母语用法、培育完整人格和提升国民素质是语言文学教育的初衷,这不仅是维系民族血脉与赓续文化传统的根本途径,更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以思想和审美“立人”的重要抓手。

在探讨教学改革的路径之前,厘清大学语文的价值问题更显紧要。总体而言,通过讲授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学语文能让青年学子“兴发感动”于熔铸其间、绵延不绝的思想方式和审美形态,继而赓续传统伦理、道德主义、忧患意识、家国情怀等各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具体而言,其一是借“言”入“世”。当代大学生首先要从学习母语入手观察、理解和融入社会。语言是人类的栖居之所,什么样的语言系统就会制造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当网络用语替代日常言语和文学语言时,青年一代的认知也容易局限于虚拟世界,并因此忽视当代中国的其他面向。针对这一现象,大学语文可以承担复兴母语之责。以经典的文学作品为窗,青年学子尽可从中体察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文学语言不论是慷慨粗粝还是简约丰盈,都能以言造象、传承精神,是古往今来伟大作家们对中国与世界的思想重构。通过文学语言的意象、情境与意涵,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优秀的思想传统才能为世人所体察。换言之,有了文学语言缔造的艺术世界供我们神与物游、思接千载,今人才可赓续中华民族那些非物质性的精神财富。从这一点来看,学习母语,传承中华文化,应该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

其二是由“文”立“德”。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既需要法律体系的保障,同时也离不开道德力量对人性的约束。而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题中应有之义,便是维护社会道德。道德主义传统绵亘不绝,在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得以薪火相传。更为重要的是,文学作品所传承的道德主义,不局限于私德领域,它以惩恶扬善的叙事法则,弘扬了诸如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等至高道德。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推进大学语文教育,实则具有以道德本位培育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的现实价值。

其三是以“美”育“心”。当大学生遭遇价值困惑,大学语文课程可以用文学之美熏陶人心。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慢慢走,欣赏啊”的审美经验,庶几可抚慰人心。借由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青年学子大可放慢脚步,在无功利的审美活动中,深度体验喧嚣扰攘的人间烟火和阒然无声的万物滋长。生命的美好与世界的无穷,在文学带来的审美感觉里疗愈人心。由是观之,可以说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正当其时。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19日 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

92岁游本昌宣誓入党:是新的开始,总觉得做得“还不够”,心中始终有团火

“我会永远遵守入党誓词,这将照亮我的一生!”6月30日上午,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终身荣耀艺术家”、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游本昌难掩激动,“虽然我已年过九十,但胸腔里跳动的,

2025-07-01 15:37:00

民营经济发展缘何持续向新向好

【光明时评】作者:邹一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反映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今年前4个月,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比全国企业高0.9个百分点,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的71.3%。截至4月底,民营经济缴纳养老保险费人数占全部企业职工缴费人数的7

2025-06-12 03:21:00

守护好咱的“北大仓”

【一线讲述】守护好咱的“北大仓”讲述人:黑龙江省桦南县梨树乡和平村农民技术员 孙斌我在梨树乡推广应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至今已经有18个年头。如今,春秋季节往田边走,焚烧秸秆的焦煳味淡了,漫天飘着的秸秆灰少了;响晴薄日的天气多了,脚下的黑土更松软了。瞅着去年秋收后翻进土里的秸秆慢慢和黑土融为一体,

2025-05-08 05:53:00

千年古树的现代生存密码

光明日报记者 邹晓菁 徐谭初夏时节,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的枝头青翠欲滴,这是它第一千多次舒展身姿。日前,《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为这些“绿色活文物”撑起了法律“保护伞”。在北京颐和园的红墙旁,一株见证过康乾盛世的古玉兰又开出了繁盛的花朵;陕西勉县,全国唯一一棵400多岁的古旱莲,

2025-05-06 05:53:00

买台机器人“保姆”?再等等

【科学·近距离】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无论这些钢铁之躯是蹒跚学步还是稳步疾行,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它们的每一步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不妨先来回溯一下人类近半

2025-04-24 06: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