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荒米贵苦了日本民众

更新时间:2025-06-14 05:39:00

最近一段时期,大米再次成为日本社会的热词,个中原因主要在于米价不断攀升,而日本政府却迟迟没能找到短期见效的应对举措。有媒体以“从去年夏天开始的日本大米风波仍在持续”为题吐槽,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日本民众从大米“一粒难求”的“米荒1.0阶段”,迈入了如今“有大米但吃不起”的“米贵2.0阶段”。

去年夏天大米短缺问题刚刚暴发时,日本农林水产省曾以“储备粮投入市场周期长,新米即将上市”为由,拒绝开仓放粮。自新米上市以来,大米供应短缺问题虽然暂时得以缓解,但价格居高不下。即便自今年3月起,日本政府开始分批次放出储备粮,大米价格依旧高企。数据显示,今年5月12日至18日的一周时间里,日本超市5公斤装大米平均售价达到4285日元,约合214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关于大米风波的原因,日本农林水产省曾给出过两种解释:

第一种是“游客吃光说”,认为日元贬值导致访日游客大幅增加,有限的大米都被游客们吃光了。不过对于这种解释,日本各界并不买账,只是喧闹一阵就偃旗息鼓了。

第二种是“中间商囤积说”,称投机者通过点对点向农户直接收购大米,导致20多万吨大米从市场上“消失”,其目的是哄抬米价,赚取高额利润。但日本媒体揭露,日本农协才是最大的“中间商”。据称,日本农协通过竞标收购了95%的储备粮,这部分大米并未以正常价格进入市场,反而成了农协“调控”米价的手段。还有报道称,部分与政府签约的米商受到高价的诱惑,宁可缴纳违约金,也不愿意将粮食上交给储备粮库,这也成了阻碍米价回落的重要原因。

由于日本大米价格过于昂贵,日本已经出现赴韩国抢购大米的热潮。不少日本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赴韩购米,经检疫申报后带回日本的“成功经验”,引来竞相模仿。毕竟韩国大米的价格仅为日本的一半左右,何乐而不为呢?

围绕大米的另一大热点事件,则是日本前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因言辞职”。

今年5月18日,也即在大米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的那一周,江藤拓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自己从未购买过大米,“支持者送来的大米多到可以出售”。这一言论在因大米问题怨声载道的日本社会中掀起巨大波澜。日本民众普遍认为,作为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非但不能与民众感同身受,还要“炫耀特权”,简直“扎心”,难怪日本的大米价格迟迟难以降下来,无非是“当权者不需亲自购米”罢了。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首相石破茂本想让其认错道歉,以便继续履职,但无奈参议院选举将近,民愤难平,最终江藤拓只能引咎辞职,由有过自民党农林部会长经历的小泉进次郎顶替其职务。

小泉进次郎成为“救火队员”后,立下豪言称要在6月份让日本大米价格下降到当前的一半,即400日元/公斤以下。而其主要做法十分直接:放出更大规模的储备粮。他同时还叫停了储备粮竞拍制度,改为实行“自由契约制”,即由政府制定价格,与资质过关的企业直接签约,以免农协的垄断。

一些日本媒体认为,小泉进次郎的举措是一剂“猛药”,其大刀阔斧的行为标志着日本政府不惜与农协“撕破脸”,可谓“背水一战”。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当前的困境在于,释放储备粮平抑米价的空间正在不断缩窄。据统计,当前日本政府已向市场投放了4批储备粮,预计库存量将由约91万吨锐减至约30万吨。储备粮如果用完,大米价格将如何调控?小泉方面认为,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大米生产机制,转变迄今为止引导农民缩小大米生产规模的“减反”路线。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小泉随后在内阁会议上说,如果在储备粮全部放完后,大米价格仍难以得到控制,“紧急进口外国大米也是备选方案”。这一言论再次引发不小的争议。

日本社会一直将大米自给自足视作粮食安全的标志之一。自本届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实施以来,日本内部围绕是否扩大美国大米进口的争论声音一直未断。在双方谈判开始之初,日本内阁中就有观点认为,扩大美国大米进口或给美国固定免税进口配额,可能成为日美关税谈判的重要筹码,还能解决国内大米价格高涨的问题,一举两得。然而以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为代表的“农林派”却以粮食安全为由坚决反对将大米作为谈判筹码,因而目前大米仍未被搬上日美谈判桌,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作为能源的玉米和大豆。此次“不排除从国外扩大大米进口”的言论出现后,森山裕再次发声表示反对,称“我们的主食大米不能依赖外国……重要的是制定国产化、让人民安心的农业政策”。

此外,储备粮之所以价格低廉,关键在于“储备”二字。言外之意,储备粮早已是几年前生产的陈米,品质、口感自然无法与新米相提并论。

相较于2024年产的大米,日本民众普遍称2023年的储备粮为“古米”。而米的年份越老,“古”字就越多,如2022年产的大米被称作“古古米”,2021年产的大米被称作“古古古米”。在储备粮试吃会上,小泉自己也承认,“古古古米”口感偏硬。

对此,在野党的批评更是不留情面。立宪民主党众议院议员原口一博称:“所谓的‘古古古米’是喂鸡的,怎么能给人吃呢?”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也发表了“2021年的储备粮再过一年就会变成家畜饲料”的言论。虽然上述说法引发了广泛争议,伤害了愿意购买储备粮的民众感情,但也足以代表日本社会部分群体的真实感受。

当然,即便是“古古古米”,也在开售后被迅速抢购一空。看来,在低廉的价格面前,大米的品质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足见“日本民众苦米荒久矣”。(作者:陈益彤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五个单项八强国羽抢到了13席,四分之一决赛陈雨菲再遇安洗莹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高华生7月24日,在中国江苏常州进行的2025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完成了八分之一阶段比赛。当天的比赛,国羽外战10胜1负,还有三场内战,最终获得13个八强席位。男单项目, 世界排名第二的中国选手石宇奇21-15、21-8爱尔兰选手阮日,中国选手李诗沣21-17、21-9战胜中国香港选

2025-07-25 08:02:00

吃蜜瓜选国产的就对了 别被所谓“日本静冈蜜瓜”忽悠了

  如果你在电商平台搜索“日本静冈蜜瓜”,会发现价格大多很贵,不少商家的商品包装还写着日文,说是日本进口的。但是你或许不知道,中国不允许日本的甜瓜进入中国市场。  事实上,中国海关允许日本合法进口到我国的水果只有两种:苹果和梨。也就是说,国内商家卖得很贵的日本静冈蜜瓜,极大概率是商家故意欺瞒消费者,

2025-07-09 18:29:00

专访丨“正视错误、承认责任才能避免再次犯错”——访日本近现代史学者石田隆至

新华社东京7月6日电 专访|“正视错误、承认责任才能避免再次犯错”——访日本近现代史学者石田隆至新华社记者陈泽安 李光正日本近现代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石田隆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说,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日本民众尚未深刻认识到日本的战争责任,“只有当我们正视错误,承认责任并自觉地防止重蹈

2025-07-07 09:34:00

4只旅日大熊猫平安回国,开始接受隔离检疫

北京时间6月28日18时51分,在中日双方的共同保障下,旅居日本和歌山县白浜野生动物园的大熊猫“良浜”“结浜”“彩浜”“枫浜”乘包机平安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随后转运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隔离检疫场进行隔离检疫。为保障四只大熊猫顺利回国,日方专门定制了大熊猫航空运输笼,确保大熊猫在笼子里能够自由活

2025-06-29 08:40:00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美国消费者信心意外下降 鲍威尔重申不急于降息;美元开始长期走贬?AI应用浪潮席卷华尔街!

①美国消费者信心意外下降 鲍威尔重申不急于降息 关注关税政策影响美国6月消费者信心意外下降5.4点至93,低于经济学家预期。消费者对进口关税上调的经济影响持续焦虑,支出更谨慎。调查截止于6月18日,地缘政治提及略有增加,预计未来一年利率上升的消费者比例升至57%,为2023年10月以来最高。美联储主

2025-06-25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