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处暑,猛如虎!中医教你防暑养生,收藏备用→

更新时间:2025-08-23 12:38:00

【来源:台山融媒】

处暑,表示炎热的酷暑即将结束,但是广东依然是高温、闷热不减,所以做好暑热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所说的暑病,是指暑热邪气侵袭人体,耗气伤津,导致身体里的卫气不稳固,从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大汗,甚至晕厥的情况。

避暑小妙招

01

遮阳避暑

早上10点到下午4点要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例如戴帽子、撑伞等。

02

起居避暑

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午睡时长一般保持在15-30分钟;同时需切记不能贪凉,避免让空调直吹身体。

03

避暑法宝

当我们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可以取少量清凉油或风油精,涂在太阳穴和人中穴,有助于缓解症状。

饮食调养

我们平时可以通过煲汤、熬粥的方式进行食疗养生,例如:绿豆汤、薏米赤小豆、酸梅汤、荷叶粥等;也可以通过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薄荷绿茶等茶饮来解暑。

紧急救治

一旦发现有人中暑,我们应该迅速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患者平躺后,稍微抬高其双脚,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可以使用冷水擦拭,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外敷在患者的额头、脖子、大腿根部等部位。如果患者仍清醒,可以喂其饮用藿香正气口服液(需遵说明书使用),或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若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欲晕厥的情况,可找到鼻唇沟上1/3处的人中穴进行按压,有助于促进其意识恢复;若患者伴有恶心、心慌,可找到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的内关穴进行按压,帮助缓解不适。

人中穴

人中穴在面部前正中线,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

图源:广东中医药

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

图源:广东中医药

当自己或家人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时,记得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前往就近医院就诊。

处暑暑热未消做好暑病预防很关键健康相伴每一天

资料来源:台山市中医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

秋处暑,猛如虎!中医教你防暑养生,收藏备用→

【来源:台山融媒】处暑,表示炎热的酷暑即将结束,但是广东依然是高温、闷热不减,所以做好暑热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中医所说的暑病,是指暑热邪气侵袭人体,耗气伤津,导致身体里的卫气不稳固,从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大汗,甚至晕厥的情况。避暑小妙招01遮阳避暑早上10点到下午4点要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

2025-08-23 12:38:00

处暑与淮南“花代”——百日菊

处暑与淮南“花代”——百日菊处暑与花卉——8月23日是处暑。“处”的本义是“止息”“停留”,处暑意即出暑,暑气开始消退,炎热开始向闷热转变。这时酷热难熬的天气虽然接近尾声,但秋老虎仍然会使暑热持续到8月底或9月初。处暑三候是“鹰乃祭鸟”“天地始肃”与“禾乃登”,三候中只有“禾乃登”是植物候。“登”即

2025-08-23 08:06:00

今日处暑丨暑气散 秋意浓

三伏已尽新秋来临8月23日4时33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就要结束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3 06:42:00

危急!69岁老人小脑出血25ml 毫米级定位力挽狂澜

近日,69 岁的王老先生突发小脑出血,生命垂危,经过武汉市汉口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采用三维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精准救治后,患者目前已能与医护人员流畅交流,精神状态良好。突发险情:小脑出血致生命垂危近日,69 岁的王老先生在家中突然出现站立不稳的状况,随后恶心呕吐,意识状态急剧恶化。家人发现时,他已倒地不起

2025-08-21 15:00:00

“建设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丛书”探索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本报讯(记者徐平)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与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建设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暨粤港澳新质生产力论坛近日在广州举办。“建设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丛书”是广东经济出版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出版项目,由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牵头,整合经管学院优势力量联合攻关,其研究成

2025-08-20 0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