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青年学者们多点“静”土

更新时间:2025-06-13 07:11:00

“数学天才”“超级学霸”……背负多个标签的北大青年教师韦东奕近日再次登上热搜,只因其在某短视频平台注册账号并发布了一条几秒钟的自我介绍,却在短短几天内收获了两千多万粉丝。广大网民对其“吸粉”能力啧啧称叹的同时,还有不少人关注到了其健康状况。对此,学校方面、韦东奕亲友近日通过不同渠道回应称不必担心其身体健康问题。有媒体日前在其办公室见到了韦东奕,他表示,今后不会再就相关问题做出回应,并称外界的过多关注已影响到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自多年前凭借手持矿泉水瓶、拎着一袋馒头且衣着朴素的形象一夜走红后,韦东奕便自带流量体质。由于经常被围观、跟拍,韦东奕在北大校园内的典型状态便是低头急行,甚至不得不走“S”曲线躲避不期而至的镜头和围观。

诸多粉丝和围观者推崇“学霸”、追捧“学术明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应当坚守一条底线:不能以不恰当的方式“追星”或过度围观,更不应对当事人的正常工作、生活产生困扰,尤其是在当事人已明确表态不希望被干扰的情况下。众所周知,学术工作是“板凳须坐十年冷”的艰辛事业,需要学者们长时间将注意力高度聚焦在细分领域的高深研究上,最忌外界打扰。韦东奕近年来的走红有其偶然性,但“网红”既不是他的职业,更非其兴趣所在,他近些年一直醉心于学术研究,并在高校认真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表明其初心未改,这是他个人定力的彰显,更是他所在学术领域的幸事,是所有关心、爱护他的人的共同愿望。

校方和韦东奕本人近日表达的态度说明:学校方面充分尊重韦东奕的学术和生活自由,并给予其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适度的关照;而韦东奕本人也更喜欢安安静静地享受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被围观、被消费。须知,并非每个人都热衷于做“网红”,学术逻辑和流量逻辑虽并非完全对立,却各有其轨道,两者保持好适当的距离,岂不更好?

“目不窥园”,这一成语源自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故事:他年轻时专心治学,异常刻苦,以至于经年都顾不得欣赏窗外园中的美景。这在细节层面或许有夸大的嫌疑,但其反映出的“学者治学务必专心”的道理,则穿越千年,古今同理。如今三十出头的韦东奕正处在从事学术研究的黄金年龄,对他最大的关爱、最有效的保护,就是尽量不去打扰他的工作和生活,让他可以自由地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作为旁观者,我们只需远远地看看,默默地祝福,静静地等待花开,就挺好。

《中国教育报》2025年06月13日 第02版

作者:杨国营

相关推荐

紫云县应急局:开展汛期强降雨防范应对 “五有”工作机制培训

【来源:安顺市应急管理局_地方动态】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防汛工作的部署要求。9月5日,紫云自治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汛期强降雨防范应对“五有”工作机制集中培训。本次培训为期半天,特邀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长程晓顺作专题授课。各乡镇(街道)及县直有

2025-09-08 19:09:00

辽科大2025级新生报到

秋启新章,逐梦远方。9月2日,6000余名本科、研究生新生怀揣着求知成才的梦想,齐聚在美丽的辽宁科技大学校园,开启崭新的追梦之旅,迎接属于自己的璀璨征途。“同学,你从哪里来?”“对鞍山的环境还适应吗?”“喜欢我们的校园吗?”在博雅广场,辽科大校领导与远道而来的学生、家长亲切交谈,倾听他们初入校园的感

2025-09-03 12:46:00

美媒:别盯着中国的煤炭了,重点错了!

近日,美国知名国际时事杂志《外交政策》刊登的一篇文章表示,尽管中国新建的火电站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包括一些人对于中国减少碳排放决心的担忧,但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实在是太迅猛了,以至于新建几个火电站,是改变不了中国脱碳化的大趋势的。这篇文章,是由美国维拉诺瓦大学的学者Deborah Seligsohn和

2025-08-27 00:35:00

法援案例丨为二十年工龄正名,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鹿青松二十余载春秋,21名来自日照的劳动者与企业同成长、共命运,却在追索合法权益的路上陷入举证的困境。日照市法律援助中心办理的一起确认跨世纪劳动关系的复杂案件,为董某等职工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维护了弱势劳动者的核心权益,彰显了法律援助在实现实质正义中的关键作用

2025-08-25 13:55:00

气象信息 | 关于做好洪水防范工作的提示

做好洪水防范工作的提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指成员单位:市气象部门预报,24日白天:有中到大雨,平均降水量20.0到30.0mm;长白县有小雨,平均降水量5.0到10.0mm;24日夜间到25日白天:有大雨到暴雨,平均降水量40.0到70.0mm,局地最大降水量为100.0mm;

2025-08-24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