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首条农村公路建成通车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更新时间:2025-06-09 08:42:00

仲夏时节,驱车驶入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马场村,一条宽阔平整的柏油路蜿蜒穿过农田和果园,路灯如卫士般整齐排列,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这条看似普通的农村公路,却是当地村民口中“改写命运的奇迹之路”。从尘土飞扬的土路到四通八达的硬化路,二十余年间,马场村因路而兴的故事,正是哈密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缩影。

今年57岁的早然木·热合木一直在马场村居住,1997年当时修建公路的场景现在依然记忆犹新。在早然木·热合木的记忆里,20世纪90年代的马场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常态,四米宽的土路仅容一辆毛驴车通行,遇到会车时,村民不得不踩着路边的深沟避让。转机发生在1997年。随着哈密地区启动首条农村公路硬化工程,砂石路逐渐被水泥路取代。

早然木清晰记得,道路硬化后,村里陆续出现了自行车、电动车,桑树林旁的土路变成了村民纳凉的好去处。如今,拓宽至8米的沥青路实现了“双车道通行”,道路两侧林带与路灯相映成趣,曾经困扰村民的扬尘问题彻底成为历史。

道路的变迁,直接打通了农产品出村的“最后一公里”。随着冷链物流车的进驻,马场村的红枣、葡萄、哈密瓜得以保持最佳状态运往全国各地,村民人均年收入较通路前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如今行驶在村道上,沿途可见红枣采摘园、农家乐指示牌与电商服务站,昔日的贫困村已变身“网红打卡地”。随着公交线路延伸至村口,村民就医、上学不再受制于交通,快递网点日均收发包裹超200件。

截至目前,哈密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较二十年前增长显著,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到100%。这些纵横阡陌的“毛细血管”,不仅联通了城与乡,更串联起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车轮滚滚中,这条承载着乡愁与希望的农村公路,正向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不断延伸。(田玉 杨宏建)

相关推荐

济阳数字乡村建设再传捷报!5个案例入选市级典型

近日,由济阳区委宣传部申报的2025年度济南市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济阳区表现亮眼—申报的5个案例全部入选,斩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获奖数量与质量均位居全市前列,尽显济阳数字乡村建设的强劲动能。其中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市企业代表在9月5日召开的济南市第二批国

2025-09-09 21:05:00

民乐县交通运输局:多点发力 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道路是连接乡村振兴与民生福祉的关键纽带。2025年以来,民乐县交通运输局以“强基础、优服务、惠民生”为主线,从路网建设、道路养护、运输服务三方面协同发力,全方位织密城乡交通网,为乡村振兴注入交通动能,切实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感。聚焦路网升级,筑牢城乡联通根基。锚定“完善交通网络、服务城乡发展、惠及民

2025-09-05 15:29:00

长泰区陈巷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生态宜居新样板

闽南网9月3日讯(通讯员 李莉红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今年以来,陈巷镇古农村创新“长效化、全面化、专题化、主题化”四化一体治理体系,组织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攻坚整治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阶段性攻坚向可持续治理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日

2025-09-03 20:06:00

绝迹多年的华南虎湖北伤人?当地回应:确是抓痕,正在调查中

8月20日,湖北恩施一村民自称被老虎袭击,官方人士:受伤属实 确实是抓痕,是华南虎还是其他野兽官方正在调查

2025-08-21 14:02:00

光影为笔,见证变迁

在太原市杏花岭区牛驼村村民委员会院子里,摄影师们在村委会红色长廊合影留念。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武六红摄8月18日,太原市杏花岭区牛驼村的村道上,10余位摄影师扛着相机穿梭其间。田间劳作的身影、修缮一新的农家院、村卫生所里问诊的老人、超市门前嬉闹的孩童……这些鲜活场景被一一定格,成为乡村振兴图景中

2025-08-19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