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族每月可“赚”80~100元,武汉“碳”路何以畅通

更新时间:2025-06-04 11:45:00

有了碳普惠个人低碳生活平台——“武碳江湖”,武汉市民可以通过搭乘地铁或公交、新能源车出行、节约用电等方式积累碳普惠减排量,兑换打车券、购物券等,甚至可以在银行兑换利息红包,直接抵扣按揭贷款、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微型消费贷款等利息。

6月3日,“武碳江湖”正式上线两周年,开通总用户已达到160万户,武汉市民个人碳减排总量达51803吨,覆盖11个公众生活场景。数据显示,通勤族每月可积累4万克至5万克减排量,相当于80元至100元,虽然金额有限,但“日积跬步”的获得感远远超过了物质价值本身。

“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碳减排意义重大。”当日,在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等举办的“武汉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上,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朝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张朝辉介绍,“武碳江湖”是全国首个面向市民的低碳生活平台,也是武汉依托全国碳市场“碳资产大脑”的中碳登落户机遇,推广碳普惠的重要行动。截至目前,武汉碳普惠体系已构建起“行为记录—减排量化—价值转化”的完整闭环。

第一财经记者在上述主题活动上了解到,经华测认证有限公司核算,2025武汉马拉松赛事碳排放总量为3030.22吨二氧化碳当量。“武碳江湖”发动参赛选手及市民为赛事捐献碳普惠减排量。同时,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捐赠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3031吨,成功抵消了2025武汉马拉松产生的碳排放。2025武汉马拉松成功也由此打造了“零碳马拉松”标杆赛事。

不仅是“武碳江湖”,如今,武汉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发展持续领跑全国。近年来,武汉推进排污权交易,开展排污权储备与出让;创新绿色财税支持,首推环境权益融资企业“白名单”,激活企业低碳转型动力;服务保障“中碳登”发展,加快打造环沙湖“双碳”经济带。

6月3日,武汉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现场。摄影/章轲

在中碳登大厦,70多家“双碳”领域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汇聚在这里。“我们这里流行一句话: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工作人员介绍,节能减排市场十分广阔,单个涉碳企业因为擅长的领域不同,难以单兵突破。依托楼内“双碳”上下游企业,组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产业联盟,已形成了一支涵盖金融、技术、应用等“双碳”产业链的上下游、多领域的团队。

在中碳登大厦的引导下,武汉市武昌区吸引了300余家涉碳服务企业、机构落户。在沙湖周边,襄阳大厦、天风大厦等楼宇的“双碳”产业也已开始聚集,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正加速成型。

在推动企业精准减排方面,武汉也同样拿出了许多创新做法:“蓝天卫士”汇集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控数据和2000余个大气污染源单位信息,数据量达445万余条。通过建立污染源档案,汇总企业排污许可、污染源在线监测、环境信访、环境执法、行政处罚、信用评价等13类信息,扩展污染源分级评价,实现污染源标签化管理、污染源分级赋码管理,形成企业“画像”。

基于大气应急管控要求,武汉“蓝天卫士”还上线了大气污染应急调度模块,可直接调用7000余家企业减排清单,并通过AI机器人联动推送空气质量监测高值预警信息,实时线上推送、转办第三方巡查发现的问题。

武汉还推出了“以碳代偿”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修复模式。今年4月,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洪山区分局接群众投诉后现场检查发现,某公司存在以逃避监管方式排放垃圾废液的违法行为,该局于次日立案调查。经与赔偿义务人磋商达成共识:由赔偿义务人认购价值不少于7993元的碳普惠减排量,并授权湖北中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托管,用于支持武汉市全民减排及低碳出行活动。

湖北武汉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摄影/章轲

此外,武汉还首创了“碳中和婚礼”和“以碳代捐”模式,鼓励用户通过“武碳江湖”为大型活动捐赠碳普惠减排量;“环保医生”线上平台,为企业提供“诊疗”服务;创新绿色金融,实施“生态+产业”系列行动,激励引导市场主体探索实施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等项目;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指标体系。

截至今年5月,武汉市累计建成“无废细胞”1640个,覆盖学校、工厂、机关、商场、饭店等七大场景,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治理网络。目前,武汉市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2.89%,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突破98.05%,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攀升至90%。

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15位,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3%、12.1%;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劣V类湖泊连续4年保持“清零”,是近年来最好水平。

“今年力争PM2.5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张朝辉表示,武汉生态环境系统将推动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谋划实施500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推行VOCs治理“绿岛”模式。同时,科学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细化产业园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构建以碳金融为核心的气候投融资体系,形成以中碳登大厦为核心、以武昌区环沙湖“双碳”经济带为载体的碳要素富集高地。

相关推荐

属于老师的开学“第一课” 武汉蔡甸交警走进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逐浪新闻记者:苏苏通讯员:罗潇 李璐2025年9月9日,武汉蔡甸交警走进辖区旺斯达幼儿园,为该园全体教职工开展了一场系统而生动的交通安全宣教活动。本次活动以“校车运行零隐患,幼儿接送零风险”为目标,通过课件讲解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教职工交通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筑牢幼儿园交通安全防

2025-09-10 16:13:00

热点透视|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不可或缺、大有可为。河北是传统产业大省,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产业基础雄厚。推动河北省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系统思维、重点突破,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动

2025-09-10 08:41:00

聚力泉城跨境,Wildberries 中国商家服务中心济南产业孵化基地招商大会举办

日前,Wildberries中国商家服务中心济南产业孵化基地招商大会举办,旨在助力济南企业拓宽跨境电商市场,推动区域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该活动由济南市商务局、Wildberries指导,Wildberries中国商家服务中心主办,济南国商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Wildberries中国商家服务中心济

2025-09-09 16:15:00

视频丨美国财长:关税冲击?都是谣言!

当地时间9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专访时,两度被问及美国当前关税政策对美国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冲击和影响。他否认美国商界和经济研究机构提出的“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正在支付美国关税”的观点,坚称“外国企业正在支付美国加征的关税”。编辑:陈濛签审:邹浩宇监制:关娟娟

2025-09-08 17:44:00

7年,205倍!一位粤黔“链上”企业家的选择与答卷

2004年,贵州青年何显平从贵州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现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南下佛山,成为一名材料研发工程师,还落户在这座制造业名城。但命运的齿轮在八年后转动,他带着在广东积累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重返贵州。2018年,已在贵州省遵义金兰(集团)伟明铝业有限公司历练数年的何显平,敏

2025-09-07 0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