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非遗膏方技艺获认证 十亿级产业项目落地药姑山

更新时间:2025-05-19 09:06:00

咸宁网讯 通讯员刘建平报道:5月17日,通城药姑山膏滋膏方制作技艺正式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总投资额达十亿元的九楚膏方生产项目签约落地。这标志着当地中医药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药姑山膏方制作技艺源于当地瑶汉等多民族传统医药智慧的融合,以道地药材配伍和独特熬制工艺著称。技艺完整保留了选材、炮制、浸泡等八大古法工序,并融入现代科技进行创新升级。

作为技艺传承人的李英卫,是土生土长的药姑山人,深耕医药行业二十余载,2016年返乡创办九楚膏滋膏方工厂。企业立足“江南天然药库”资源优势,在药姑山南麓建成现代化生产基地,成功开发出九楚玉颜膏、人参黄精膏等系列产品。

据悉,新签约的十亿级项目将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带动就业500人。项目依托现有两条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产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这既是对传统技艺的活态保护,更是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通城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冯海燕说,该项目将有力提升“江南天然药库”品牌影响力,推动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关推荐

深圳出台10条举措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深圳出台10条举措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已出台实施。其中提出,要推进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若干措施

2025-07-06 09:04:00

内蒙古最大天然碱矿采矿权成功出让

近日,随着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区天然碱矿采矿权以68.0866亿元成功出让,标志着内蒙古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天然碱矿开发正式启动。此举将为通辽市乃至内蒙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内蒙古深入推进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统筹全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其中,重点针对

2025-07-04 10:45:00

黑山峡黄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7月3日拍摄的黑山峡黄河特大桥(无人机照片)。当日,位于宁夏中卫市的黑山峡黄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该特大桥是国道338线中卫至孟家湾段公路项目控制性工程,顺利合龙为项目实现年内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据了解,黑山峡黄河特大桥全长1539米,主跨240米,是目前黄河宁夏段桥塔最高、倾角最大、施工技术最复杂的

2025-07-04 10:43:00

内蒙古大学首批AI课程上线

6月28日,内蒙古大学举行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课程和学科知识引擎建设研讨会暨AI课程上线发布会。发布会上,《运营管理》《行为经济学漫谈》《宏观经济学》《微生物学》《计量经济学》《统计热力学》等6门内蒙古大学首批AI课程上线,这是该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内蒙古大学在“AI+教育

2025-06-30 18:18:00

国产AI边缘大模型技术取得突破 半微科技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

近日,天津滨海高新区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领域传来喜讯,天津半微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内GPU领先企业苏州登临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推出新一代高性能AI边缘大模型一体机及解决方案。此次合作标志着“国产GPU+边缘计算”的市场化落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高新区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添了

2025-06-30 0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