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江苏推出“家门口看大展”

更新时间:2025-05-19 08:44:00

《人民日报》2025年5月19日12版 版面截图

原题:江苏推出“家门口看大展”

“小粉炉”领跑 国宝来“敲门”

周末,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居民胡芳约朋友到苏州湾博物馆参观。这里是“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第十站,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的21件国宝文物来“敲门”。

文物陈列在博物馆一层的两个临展厅。在1号厅,巨大的裸眼3D屏幕多角度呈现文物细节,立体影像带来令人震撼的视觉体验。

穿过一条“水文化艺术走廊”,巡展最受欢迎的“小粉炉”(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映入眼帘。南京博物院的芙蓉石蟠螭耳盖炉、错银铜牛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苏州博物馆的饕餮纹玉杯,分别被陈列在数字独立柜中。与普通展柜不同,一面使用三维特效技术的显示屏可以旋转展示文物和放大观看。胡芳在屏上轻轻一点,文物的详细介绍就出现在眼前:“小粉炉”由一整块芙蓉石雕刻而成,硬度较高、质地较脆……

一旁就是5G大运河沉浸式展览。游客站上“船头”,5分钟便可穿越运河沿线8省17市,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之美。2号厅设有虚拟展厅体验区,游客可以点击屏幕线上观展,还能佩戴VR眼镜沉浸式畅游省内3家博物馆近年举办过的“爆款大展”,一些游客直呼来“补课”了。

结合这次展览搭建的文创市集人气也很旺。冰箱贴、盖章本、毛绒玩具……许多年轻游客排队采购、收集盖章。“环省行第十站开始以来,单日人流量不断创下新高,文创店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七成。”苏州湾博物馆讲解员杨琴琴说。

南京博物院文创部主任田甜说,院方会在巡展过程中不断开发文创产品、丰富种类,更好满足消费者“把文物带回家”的需求。例如“小粉炉”周边文创已从最初的摆件、冰箱贴增加到如今的40多种产品,还与江豚壶组“CP”,让更多人了解文物、爱上文博。

环省行活动去年9月首展以来,已在江苏省内10个设区市举办,多地博物馆创下单日最高参观人次纪录,也带火了“盖章打卡买文创”的博物馆经济。

博主小邹邹:

网友让我作一篇“命题作文”——用食材复刻“小粉炉”。做功课时我了解到,这个文物以芙蓉石整体雕刻而成,质地很通透。我尝试了不同材质,最后选择了融化的糖浆。用糖浆浇铸成形来还原文物并不容易。我先用碗盘拼出个大概,再用陶泥修修补补做母坯,最终呈现的糖版“小粉炉”效果很好。举起成品,看着光线穿透糖体折射出粉色光晕,我对文物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国际博物馆日|天津特色小众博物馆展现文博大魅力

点击阅读原文↑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天津,有备案的博物馆有80家。这些博物馆中,有不少是比较小众的场馆,有在校园里的,甚至有在住宅楼群中的。位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内的北疆博物院,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14年来华创建,藏品包括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

2025-05-19 09:47:00

人民日报|江苏推出“家门口看大展”

《人民日报》2025年5月19日12版 版面截图原题:江苏推出“家门口看大展”“小粉炉”领跑 国宝来“敲门”周末,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居民胡芳约朋友到苏州湾博物馆参观。这里是“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第十站,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的21件国宝文物来“敲门”。文物陈列在博物

2025-05-19 08:44:00

新华全媒+|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顺利抵京

5月18日,流失海外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和《攻守占》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安全降落北京首都机场,经国家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查验后,通过海关快速通道顺利通关,流失美国79年的珍贵文物回归祖国。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

2025-05-18 12:25:00

千年文明对话现代建筑!浙江首座考古博物馆即将开馆

2025年5月18日,浙江省首座考古博物馆——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为预热正式开馆,12日,博物馆邀请媒体提前探馆。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位于杭州市临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以“以玉为媒,间架为山”为设计理念,融合建筑艺术与考古文化。外立面选用天然洞石,质感温润如玉,呼应

2025-05-12 16:11:00

铭记5121428!汶川地震17周年了,我们未曾忘记

17年前,我们生死不离,17年后,这里生生不息。今天,铭记5121428,缅怀逝者,致敬重生,勇毅前行!汶川大地震17周年,山河会记得每一份守护。愿你在风雨中攥紧勇气,于裂缝里种出希望,让每一个今天,都成为明日新生的序章。(来源: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编辑:阿南)

2025-05-12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