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荷城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和美共建”迭代升级行动

更新时间:2025-05-07 09:33:00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在全省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进程中,高明区荷城街道正用系统思维探索实践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将“锦鲤文化”融入苏村环境提升,旧渔村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点,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倍;联动马宁、甲介、官棠三村发展,正创造出“1+1+1>3”的聚变效应……

高明苏村将“锦鲤文化”融入环境提升,规划建设七条各具特色的街区,已成为游客打卡点。

今年以来,荷城街道紧扣“人居环境就是经济价值”战略主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和美共建”迭代升级行动,致力打造亮点,以多元共治构建“环境整治、资源活化、产业反哺”的闭环发展模式。

作为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微观切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荷城模式”或许验证:环境整治不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成本项,而是可以撬动产业升级、文化振兴、治理创新的关键支点。

让乡村重生、让村民共富,“荷城模式”越来越让人期待。

亮点片区崛起环境与产业双向赋能

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荷城选择了一条特色路径——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打开资源转化通道,构建环境改善与产业发展正向循环的经济新模式。

苏村的蝶变堪称经典。

村里将“锦鲤文化”融入环境提升,规划建设7条各具特色的街区。曾经的旧渔村,如今变成了吸引游客的打卡点。

环境的改善,还成了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餐饮等多元业态纷至沓来,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倍,累计收益超1000万元,街道国资收益超200万元。

阮埇村则通过生态修复清淤8万立方米,盘活周边古建筑资源,令整村重焕生机。

推动旧空间活化,南洲村整合160亩土地打造现代花卉产业园,扶丽村利用闲置地块规划水果批发市场。通过“以租代管”模式出租超300亩闲置地供企业种植、管养,将杂草丛生的荒地变身“职工农场”。同时,将村庄闲置地焕新为口袋公园、绿美公园,完成绿化升级约10.6万平方米。

根据环两江先行区工作部署,今年荷城选取了苏村片区、阮埇片区、马宁甲介官棠片区,作为街道2025年的亮点片区。

以“一企带一村”打造马宁甲介官棠片区,马宁村借力游艇产业焕新,甲介村依托汽车产业升级,官棠村借势澳龙汇项目转型,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导入双轨并行,实现村容蝶变与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双提升。

从整治到长效让乡村美得持久

环境整治易,长效维护难。荷城的答案是:用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荷城街道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一线,召开现场推进会,直面问题,现场解决。

23次现场推进会,覆盖了照明社区、孔堂上良村、塘南霄陵村等重点区域,整治难题在一线被攻克,各方责任也在一线被压实。

更为关键的是,荷城街道创新了长效管理机制。《荷城街道村规民约及人居环境整治积分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落实,充分助力街道推行宅基地建设保证金制度,规范农村建设秩序,完善危房改造与闲置用地管理细则,盘活低效资源。

“红黑榜”的公示,则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巩固整治成效,防止问题反弹。

在整治过程中,荷城还运用科技赋能,创新引入AI及无人机技术,精准赋能村庄环境治理,降低30%维护成本。

在荷城街道,人居环境整治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大合唱”。

发展共谋,荷城发动15个村(社区)在农历二月初二举办“龙抬头·濑粉宴”,吸引超8000名企业代表、乡贤、村民共聚一堂,搭建了村企共商平台,为乡村发展争取有利资源,共谋乡村振兴。

绿美共建,推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机制,制定“一村一策”绿美规划,在“桃林添鸿运”活动中种植近万株绿植。

速度共创,整合驻村团队、“双副组长”、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力量,1个月内完成苏村村貌改造、3个月实现街区开业。

道路共养,石洲村推行“区级帮扶、街道精养、村民自治、企业参与”的四方协同全新公路管养模式,村民自主成立“公路养护队”进行日常道路养护,由沿线花卉企业履行“门前三包”,用花卉景观打造最美乡道,尽显石洲花卉特色。

步履不停从干净向美丽文明升级

荷城街道的探索还在继续。下一步,荷城街道将按照“面上整洁、点上出彩”的工作思路,凝聚多方力量,以“较真碰硬”的斗争精神坚持长效化推进环境整治,推动村居环境由“干净”向“美丽”“文明”迭代升级。

常态化巡查督导将成常态。荷城将坚持一线督导,建立“巡查-反馈-整改”闭环机制,制定问题清单,分类别处理环境卫生类、违建整治类问题,明确责任到具体部门,压实责任链,让环境整治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地有声。

生态与经济的价值转换将不断加强。荷城街道将继续探索“环境整治+产业培育”的经济转化路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同时因地制宜引入相关产业,让生态效益持续释放,促进村集体增收致富。

集成示范亮点打造也将持续推进。苏村片区、阮埇片区、马宁甲介官棠片区的建设将不断深化,借助环境整治发挥苏村锦鲤文化街区、阮埇古村落的经济效益,持续推进马宁甲介官棠片区环境整治,做实“一企带一村”,实现片区产业增效、村企共富、群众增收。

宣传矩阵也将不断强化。荷城街道将及时总结农村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和美共建”迭代升级行动的经验做法,加强辖区人居环境整治亮点工作的宣传报道,让更多人看到荷城街道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创新与成效。

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嶒 通讯员荷宣

相关推荐

张家界市召开“122”现代化产业体系暨“六个一”特色产品调度会

会议现场。(李享 摄)红网时刻新闻5月7日张家界讯(记者 廖秋萍)5月6日下午,张家界市召开“122”现代化产业体系暨“六个一”特色产品调度会。市委书记刘革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洪斌出席。会议听取了市领导牵头抓“122”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六个一”特色产品工作推进情况,深入研究旅游商品、数字经济、生物

2025-05-07 10:20:00

高明荷城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和美共建”迭代升级行动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在全省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进程中,高明区荷城街道正用系统思维探索实践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将“锦鲤文化”融入苏村环境提升,旧渔村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点,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倍;联动马宁、甲介、官棠三村发展,正创造出“1+1+1>3”的聚变效应……高明苏村

2025-05-07 09:33:00

经济日报关注山东:县域经济要勇于争先

“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若能蹄疾步稳,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有了着力点和突破口。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县域经济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产业升级的“前沿第一线”,在地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大省挑大梁,县域经济必须要勇争先。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

2025-05-06 08:41:00

周口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2025-05-05】

【来源:周口市气象台】周口市气象台2025年5月5日10时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川汇区,一体化示范区和临港开发区所辖全部街道将出现4到5级偏西风,阵风7到8级,请注意防范。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2.停止高空、水上户外作业和游乐活动。3.关好门窗,加固

2025-05-05 10:59:00

经济日报:以人工智能激活产业新增长

经济日报头版刊文称,发展“人工智能+”,需在创新与规范间寻找平衡。数据是发展人工智能的核心底座之一,破除“数据孤岛”,实现高质量数据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有序流通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避免数据泄露、滥用等问题。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并非万能,更不能“为了AI而AI”,盲目追求算法精度

2025-05-05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