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2例,死亡2例!十分凶险,尚无特效药

更新时间:2025-04-17 12:52:00

4月1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广东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


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



预防蘑菇中毒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食用后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毒蘑菇分为7种中毒类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很多毒蘑菇因与可食用菌外观特征相似,容易被误采误食而导致中毒事件频发。截至2023年,北京地区共发现毒蘑菇130种,分属于5种中毒类型,即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及其他一些有毒类型难以确定。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



如果误食毒蘑菇中毒,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措施,尽早排出毒素,对症治疗。


在华南地区

最常见的毒蘑菇还有这些

看清楚,千万别误食了


蟾蜍毒素性质稳定

尚无特效解毒药


据广州日报,蟾蜍皮肤及腺体中含有多类有毒物质,包括蟾蜍毒素、肾上腺素类似物等,这些成分可直接影响心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


人因误食、过量使用蟾蜍或其分泌物(如蟾酥)而引发毒性反应,中毒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


直接接触蟾蜍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红疹、瘙痒等症状,还有可能引起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如果毒液进入眼睛,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部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蟾蜍毒素性质稳定,普通厨房加工手段无法破坏其毒性,用120℃的水将蟾蜍煮沸加热,4小时后仍能检出毒性成分。将蟾蜍泡酒可消除毒性并无科学根据,酒精反而会加速毒素溶解,近年已有多起饮用蟾蜍酒致死案例。仅食用蟾蜍腿部肌肉也无法避免危险,因为毒素可通过蟾蜍的淋巴循环渗透至全身组织。


蟾蜍毒素毒性强,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如不慎误食蟾蜍,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


来源:广州日报、北京市疾控、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疾控、健康湖北、南方新闻网、珠海疾控 D21

相关推荐

深圳法治建设年度“成绩单”亮眼 2024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政法干警”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吴维 通讯员 潘丽/图4月23日上午,2024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政法干警”发布式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功举行。 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政法干警”活动由深圳市委政法委、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法学会联合主办,通过评选年度法治领域标杆事件和政法战线杰出代表,持续擦

2025-04-24 08:33:00

13岁患儿误服剧毒农药获救

来源:【大河健康报】本报讯(记者 曹聪 通讯员 冯金灿) 4月21日,经过多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13岁的圆圆(化名)终于脱离农药中毒危险期,转出重症监护病房。4月6日下午,圆圆误服一整瓶剧毒农药虫螨腈(30ml)。直到7日中午,圆圆才在家人的带领下到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职业病医院)中毒医学科求

2025-04-22 18:16:00

有毒!立即远离!多地已出现:“像塑料袋又像气球”

天气热起来了,不少市民计划去海边玩,但是,这个季节海里的动物也开始“蠢蠢欲动”。这两天,就有游客在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它们拥有漂亮的外表,却很危险。图源:社交媒体这种看起来温柔清透的生物漂浮在浅海中,似乎毫无威胁力,有的甚至被冲到沙滩上,外表酷似塑料袋,吸引人去触碰。提醒:不要去触

2025-04-21 09:46:00

广东确诊1542例,疾控紧急提醒:进入高发期,无疫苗可预防

近十年来,猩红热的发病数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日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提醒,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广州市在4-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此病目前暂无疫苗,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孩子确诊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治疗,待病好后方回校。广东报告猩红热发病1542例4月

2025-04-20 15:59:00

十五运365天365人|房胜棠:借十五运会推广武术运动,让开幕式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范本

编者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在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推出“十五运365天365人”专栏,聚焦运动员、企业家、专家学者、体育爱好者及社会

2025-04-18 0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