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中线高铁擘画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新图景

更新时间:2025-04-17 10:22:00

巴蜀大地春潮涌,交通动脉启新程。4月1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完成浇筑,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玄天湖双线大桥顺利合龙,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重庆北站起,经渝北、璧山、铜梁等区县进入四川,终至成都站。这条时速350公里的钢铁纽带建成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双城时空距离,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注入澎湃动力。

“交通+产业”深度融合,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作为连接成都、重庆两大西部中心城市的直线通道,成渝中线高铁通车后,成渝双城通行时间将缩短至50分钟,进一步释放既有线路客运、货运能力,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在成渝主轴高效流动。依托“双核”辐射效应,璧山、大足、资阳等沿线城市将加速融入主城产业链分工,为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双圈+全球”互联互通,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支点。高铁飞驰处,内陆变前沿。成渝中线高铁向北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在重庆枢纽实现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立体交通网络,将川渝地区的汽车、光伏产品等纳入全球物流循环,助推内陆地区从“开放末梢”转变为“前沿阵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

“轨道+文旅”协同创新,擘画民生幸福新图景。高铁作为区域经济的“加速器”,其红利已得到充分验证。成渝中线高铁穿越巴蜀文化腹地,将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等文化遗产融入“一小时旅游圈”。沿线城镇将依托“高铁经济”培育非遗活化、生态康养等新业态,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让沿线民众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对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昔日“蜀道难”叹千年天堑,今朝“川渝通衢”展时代宏图。从建设现场的焊花飞溅,到未来车厢里的笑语欢声,当川渝大地的山山水水被高铁串珠成链,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影响力的双城经济圈,必将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破茧成蝶。

(来源:中国网 作者:曹晨航 唐汉斌)

相关推荐

“武鸣沃柑”专列再度启程!趁着假期快来与“沃”相遇

4月25日,G2344/2431次“武鸣沃柑”主题列车从南宁东站鸣笛启航,满载着被誉为“黄金果”的武鸣沃柑,开启了一场跨省品牌之旅。记者了解到,这是继2023年8月贵南高铁开通后,武鸣区再次以高铁为媒,在“五一”小长假到来之际,向全国各地递出了一张崭新的乡村振兴金名片。据悉,本次专列特别策划了一辆品

2025-05-02 10:13:00

五一假期江北国际机场口岸预计通关近4万人 热门地:新马泰

五一假期临近,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口岸假期跨境出行旅客数量将稳步上升。4月29日,重庆边检总站发布消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口岸预计出入境人员近4万人次,内地居民主要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地区。受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政策和重庆特色旅游文化的叠加吸引,外籍人员来渝开启China T

2025-04-29 12:46:00

四川新闻联播丨成达万高铁“跑道”开始施工 三线并进织密“双圈”交通网

加压奋战二季度,高铁建设正发力。这段时间,连通川渝、时速350公里的三条在建高铁项目陆续迎来新进展,多条高铁的建设将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近日,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迎来重要进展,在资阳,随着无砟轨道首件工程砼浇筑开始施工,标志着全线正式进入到无砟轨道施工阶段,为

2025-04-28 11:06:00

孙晓曦:加快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孙晓曦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河南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构建了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框架和实践体系。为进一步巩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探索和实践,推

2025-04-25 09:13:00

重庆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 15件案件判赔金额2453.78万元

4月24日,2024年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举行。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4月24日,2024年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市高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岳新府介绍,2024年,重庆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是15618件,同比

2025-04-24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