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监测数据公布!这种病在上海人死因中排第2位,发病前三位↗

更新时间:2025-04-16 00:06:00

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

一类慢性病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

今天传出消息
在上海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癌症负担持续加重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 2021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9.29万例,发病率为625/10万,发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

  • 2021年全市有3.85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为259/10万,癌症仍是上海居民的第二位死因


别怕!有好消息!

上海癌症防治核心指标

稳步提升

↓↓↓

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

提升至42.8%

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

已达61.6%

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7种常见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管理



近十年来,上海在全市范围开展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促进了大肠癌患者和前期病变患者的早诊早治,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2024年,为超过59万居民提供了筛查服务,已发现癌前期病变6145例、确诊大肠癌745例。今年,本市将围绕“50岁以上人人参加一次大肠癌筛查”目标,继续向超过50万居民提供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服务


2023年起,上海依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16个区的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肺癌、大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等7种常见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管理。截至2024年底,已为16.8万居民提供综合风险评估服务和个性化健康教育,发现癌症高风险9.6万人,并提供了临床检查建议和便捷转诊引导。


今年起,上海将继续推广7种常见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管理,逐步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通过移动终端支持居民自助开展癌症风险评估。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发布



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暨中国抗癌日到来之际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了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

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


最新版新增了鼻咽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和预防建议,对2024版中的辐射与肿瘤、肿瘤心理、疫苗可预防癌症、胃癌、膀胱癌、儿童肿瘤、口腔癌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2025版“推荐”共涉及24个瘤种,涵盖目前全国人口94%、上海市居民95%以上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 “推荐”中还包含儿童肿瘤、遗传性癌症和疫苗可预防癌症等三个癌症专题,提供了七个降低常见癌症风险的专业建议,以及一张分性别和年龄段的癌症筛查推荐时间表,为公众提供了全面、科学的防癌指导。


更多防癌知识

↓↓↓

向上滑动阅览

新增三大癌种筛查建议

早诊早治是关键


鼻咽癌:对于华南等高发地区人群及高危人群,推荐从30岁开始筛查,采用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联合鼻咽镜检查。


肾癌:建议55岁以上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肥胖者、慢性肾病患者)定期进行肾脏超声和尿常规检查。


子宫内膜癌:绝经后女性及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关注异常阴道出血,必要时行超声或内膜活检。


重点更新内容:

辐射、心理与疫苗防癌


辐射与肿瘤:辐射无从不在,我们在谈论辐射时,必须要掌握辐射剂量的限值,不能脱离剂量来谈毒性。大剂量的辐射才会导致肿瘤风险的增加。正常医疗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辐射,剂量较低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致癌风险极低,对患者的益处远大于潜在风险,不能因噎废食。


肿瘤心理干预:在癌症预防和康复需重视心理健康的作用,推荐重点关注某些关键时点如首次确诊后、手术前或化疗启动等治疗计划调整时、出现副作用时等的压力管理,推荐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疫苗可预防癌症:HPV疫苗新增9-26岁男性接种,男女性双向保护更易形成“群体免疫屏障”,还可预防更多的致癌型别和癌种(阴茎癌、肛门癌及口咽癌等)。男性接种,保护自己,保护另一半,保护全社会。



知晓可改变的致癌危险因素



在所有致癌危险因素中,年龄和遗传因素是难以改变的,但其他因素是可干预的,且多属于生活方式范畴。知晓可改变的致癌危险因素,采取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

↓↓↓

1.行为因素: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身体活动;


2.饮食习惯:

水果摄入过少、蔬菜摄入过少、低膳食纤维饮食、低钙质饮食、红肉摄入过多、加工肉类摄入过多、腌制菜摄入过多;


3.代谢因素:

体重超标、糖尿病;


4.环境因素:

PM2.5、紫外线辐射过量;


5.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乳头瘤病毒、EB病毒、华支睾吸虫、人类疱疹病毒8型。


预防干预措施包括:控烟,限酒,接种疫苗,保持健康体重和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严格职业防护,倡导母乳喂养,保持心情舒畅等。


小坊福利

看推文多多点赞转发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END-



记者|周文韵

部分来源|新闻坊综合上海市卫健委、新民晚报(记者:左妍)、新闻晨报(记者:陈里予)

本文编辑|小门耳




相关推荐

呼和浩特272个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推进 9月底竣工惠及53424户居民

8月17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馨苑小区改造现场看到,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馨苑小区位于赛罕区电影制片厂西巷,隶属于大学西路街道新建东街社区管辖。小区建于2004年,共有11栋楼、404户居民,常住人口788人,60岁以上人口有297人。  “由于馨苑小区退休老人及空巢

2025-08-19 09:33:00

烧好社区治理民生宴,既要给锅也要给柴

致读者:听民声,知民需,才能切实解民忧;知民意,汇民智,才有共建共享、社会和谐。“民声版”关注大众关心的问题,聚焦基层创新求解的方法,努力架起一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本期报道聚焦社区治理,大众日报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选取三个社区,看看面对难题,社区如何找解法。山东现有7200余个城市社区,社区

2025-08-14 11:11:00

工人村社区:清洁家园 “志愿红”在行动

近日,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工人村社区涌动着一片亮眼的“志愿红”。为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社区环境,社区党委积极组织辖区党员、网格员、楼长及热心居民志愿者,开展了一场以“清扫楼院落叶垃圾”为主题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时值夏秋交替,楼院落叶堆积,零星垃圾也影响观瞻。志愿者们顶着酷暑,手持扫帚、铁锹、垃圾

2025-08-12 14:30:00

赛事经济映照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集体出圈的“江苏十三太保”,引爆了江苏的文旅消费市场。据悉,“苏超”前六轮江苏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这张亮眼的成绩单,证明了“苏超”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成为了驱动城市发展的经济新引擎。近年来,从“村BA”式的乡土狂欢到苏

2025-08-10 11:23:00

全民健身日 一起动起来!

8月8日,沈阳市促进乡村振兴全民健身日志愿服务主题示范活动启动。 安呈浩、孔德威摄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从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印发全民健身计划,再到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共同托举起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学健身志愿服务进

2025-08-10 08: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