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博士带头“开盒挂人”获刑!3000多人信息被曝光

更新时间:2025-04-13 17:43:00

你听过“开盒挂人”吗?它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包括个人照片、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然后将这些内容在网络上公开发布。

这些“开盒者”从哪获取了个人信息?是如何对受害者进行网暴的?一起来看。

粉丝间攻击谩骂 虚拟主播被“开盒”

2023年开始,受害者小雨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身份证、个人电话、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被放到网上传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个人的恶意造谣。

这极大影响了小雨的生活,她不间断收到陌生电话和短信,还有陌生好友的添加信息。“因为被‘开盒’,我已经封锁了基本所有的社交App,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段时间靠吃抗抑郁的药物维持生活。”

小雨之所以被“开盒”,和她的职业相关。她是一位配音演员,演绎虚拟偶像团体中的一名成员。这个团体共三名成员,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粉丝。粉丝之间的攻击和谩骂使她成为被“开盒”的对象。

检察院工作人员介绍,在虚拟人物IP之间,公司会分配一些戏份跟脚本,进行相应的流量倾斜。“有粉丝不满公司把流量倾斜到团体的其他成员身上,就有可能去攻击其背后的主播。”

本案中,两名被告人赵某和成某某是该虚拟偶像团体中另一名成员的粉丝。当他们发现网络上有人攻击或谩骂自己喜欢的虚拟主播时,决定采取行动进行反击。

检察院工作人员介绍,被告人赵某和成某某首先在境外的社交媒体网站上建立了一个聊天群组,并担任这个群组的管理员。随后,他们非法购买了包括小雨在内的一些公民个人信息,发布在这个群组里。

不仅曝光隐私还恶意造谣 诱导网暴

小雨除了照片、电话号码等资料被公之于众,平时的行踪轨迹,甚至到医院就医的时间、科室都被“开盒”了。检察院工作人员介绍,小雨去医院就诊时被人跟踪了,她在医院当中看了哪个专家、几点几分到达了医院等都同步到了被告人的微信群组当中。

而且,这些信息并不单单是被曝光出来这么简单。两名被告人还会在原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恶意篡改、加工,或是添加一些不堪的话语,造谣并引导网友对当事人进行网暴。

小雨所在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自从她的行踪信息被公开后,一些网友还会在线下对小雨进行跟踪,在她下班后尾随,并拍摄照片,随后将这些照片再次发布在网上,进一步煽动更多的网络暴力行为。

甚至有人给小雨发短信、打电话轰炸,去她和她父母家门口泼油漆。

检察官介绍,经历了线上和线下双重暴力后,被害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些被“开盒”的人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身心健康遭受了严重损害。本案中的两个虚拟主播就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短短几个月 三千多人被“开盒”

检察官介绍,赵某和成某某不仅对多名虚拟主播进行了“开盒”,还把这些主播的公司同事、家人朋友的个人信息曝光。如果这些被“开盒”主播的粉丝站出来反抗,这些粉丝、粉丝的家人朋友等都将成为赵、成二人“开盒”的对象。

据统计,短短几个月,被赵某、成某某“开盒”的受害者多达三千余人。这些聊天群组中有超过三万名群成员,他们对虚拟人物IP都有一定仇恨,相应地,这些隐私信息也被群成员扩散到其他平台上。

检察院工作人员介绍,本案两个嫌疑人到案后,经讯问,其中一名是在读博士,另一名是大三学生。这名博士是网络信息工程专业,主攻网络安全。

那么,赵某和成某某是如何获取这么多被害人的个人信息的呢?

据介绍,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之后,被传到境外的社工库上,犯罪嫌疑人在社工库里检索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比如住址、身份证号、就业信息、酒店住宿信息等。

“开盒挂人”构成何种罪名?

2024年8月12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赵某、成某某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赵某、成某某伙同境外人员,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通讯群组,发布有关违法犯罪的信息,群组成员账号数累计达到了3万以上,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应予惩处。

2025年3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赵某、成某某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法学专家提到,“开盒挂人”的行为会因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涉及多种不同的罪名,比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寻衅滋事罪、侮辱诽谤罪。

未成年不是挡箭牌“开盒”也要担责

法学专家提到,在许多“开盒”事件中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未成年人参与“开盒”行为,是否需要担责?

法学专家表示,在我国刑法上,寻衅滋事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侮辱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如果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进行专门的矫治教育。

参与网暴 也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法学专家提到,在“开盒挂人”案件中,那些转发、评论或进一步扩散相关信息的人,同样可能面临法律的追究。

如果线上辱骂、线下跟踪骚扰的这种行为非常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有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泄露的被害人信息数量非常多,也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平台发现“开盒”行为 要采取措施制止

法学专家指出,我国的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均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信息合法性的监管义务作出了明确要求。因此,互联网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人“开盒”,就要采取必要措施。

个人信息被“开盒” 应如何应对?

法学专家表示,首先应第一时间向互联网平台举报,同时权利人可以向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举报,或到公安机关报案。

除了被“开盒”时有效应对,专家提示,平时应该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尤其是做好个人信息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定期管理社交账户个人信息,在社交活动中避免泄露隐私信息。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

相关推荐

“偷梁换柱”用名酒酒瓶装低价酒售卖牟利 两名被告人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获刑罚

驻马店网讯(通讯员 李冰 李娟)某些名酒在市场中较为畅销,这令一些人看到了“商机”。一对父子打起了“偷梁换柱”卖假酒的歪主意,一人加工、制作,另一人打包、发货。制假售假构成何罪?近日,遂平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依法对两名被告人判处刑罚。2022年底以来,被告人胡某购买“飞天茅台”“五粮

2025-04-30 06:24:00

专家:美攻击中国密码产品会危害国家网络安全

环球时报 28日,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发现并处置一起美情报机构对中国大型商用密码产品提供商进行网络攻击的事件。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普通人日常使用的金融交易等场景都依赖商用密码的保护,美对我密码产品实施攻击会危害国家网络安全。报告显示,

2025-04-29 08:54:00

继父死刑!生母无期!10岁男孩被虐待致死案宣判

4月28日,山西运城临猗县“继父生母虐死10岁男童”案再次开庭。据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该案宣判被告人王某某被判死刑,被告人谢某某被判无期徒刑。据此前报道,该案原定于4月25日在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男孩生父张先生曾告诉记者,自己接到法院通知,将前往庭审现场,目前暂未获知案件取证进展。“希望给孩

2025-04-28 14:56:00

她不幸离世,年仅24岁!临终前还想着“为家里省几千元运费”

2022年7月00后网红“小雨”查出癌症她坚持抗癌三年于近日不幸离世4月25日小雨的妈妈说女儿临终前最放不下家人因为治病而让家人欠下30多万元债务小雨一直深感愧疚4月22日,网友发视频称,小雨已经离世。25日,母亲张尔凤向记者证实,小雨于4月22日凌晨去世,已在老家下葬。今年24岁的小雨出生在农村。

2025-04-26 11:45:00

密封的试卷箱,竟被从这里秘密“拿走”?10人团伙被判刑

针对国家考试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上已有明确规定,但对于域外机构组织的考试试题,如雅思考试、托福考试等,相关法律适用尚不明确。对于此类考试中试题泄露问题,应当如何定性,如何量刑?4月23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记者注意到,其中就披露了一起与

2025-04-26 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