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驾校教练车开上树”视频为“摆拍” 相关部门已约谈驾校|​云辟谣

更新时间:2025-04-13 14:21:00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近日,一段驾校教练车“上树”的视频被发布至网络社交平台引发关注。该视频显示,事发地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宋家坝工业集中区,一辆白色教练车挂在一棵高大的树上,距离地面三四米,部分树枝被压断,周围有许多围观者,树旁则疑似驾校训练场。在网络上,许多人对该教练车“上树”的说法展开讨论,有人认为可能是驾校学员将该车辆“开”上树,学车时应该注意安全,也有人认为该视频可能为“摆拍”视频,这种“摆拍”方式很不安全。

4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宜宾市及长宁县网信、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获悉,该视频是长宁县某驾校为了博取关注而策划的“摆拍”视频,并非学员将教练车“开”上树。事发后,当地网信办、运管、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随即约谈了该驾校负责人,要求其删除发布在社交平台账号的虚假信息。同时,网信办还对该驾校人员进行了网络普法宣传,交通运输部门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驾校安全教育及管理。

宜宾相关部门核查出的虚假信息截图。

宜宾相关部门核查出的虚假信息截图。

宜宾相关部门核查出的虚假信息截图。

此外,宜宾相关部门还核查出多个账号在网络平台利用该视频发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如今,在网络平台上,通过编造假故事,以刻意“卖惨”“猎奇”等为内容的“摆拍”虚假视频屡见不鲜,常常误导公众,频频引发争议。此次进行“摆拍”的驾校人员事发后也表示,现在驾校竞争大,策划驾校教练车“上树”视频是为了吸引关注、博取流量。

对此,宜宾网信部门提醒,一方面,广大网民要提高对网络内容的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另一方面,对于“自媒体”管理,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散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信息。此外,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以及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信息。如果视频内容对虚构部分没有进行清晰说明或显著标记,误导公众认知,可能涉嫌违反该规定。

根据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

相关推荐

人社部等五部门丰富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讯 (记者张芗逸)《证券日报》记者8月19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丰富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问题,明确了具体操作办法。《通知》自

2025-08-20 07:11:00

美司法部调查华盛顿特区警方是否操纵犯罪数据

当地时间8月19日,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华盛顿特区大都会警察局是否操纵了犯罪数据。当地时间8月18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华盛顿特区提供虚假的犯罪数据是为了制造一种虚假的安全假象。这是非常糟糕和危险的做法,他们正因此受到严厉调查”。(央视记者 吴汉婴)

2025-08-20 05:15:00

消费者杜先生反映哈尔滨市盛博驾校“拿钱跑路”!承诺“全包” 考完科三发现一直欠费

近日,哈尔滨市民杜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在香坊区公滨路与东香胡同交口处的盛博驾校报名考取驾驶证时,遭遇“收费不办事”的陷阱。该驾校收取费用后未按约定缴纳考试费,导致学员无法继续考试,甚至出现“驾校跑路”的窘境,学员如果打算继续考试,需要重新缴纳考试费。采访中,杜先生介绍,类似情况并非个例,目前已有多名学

2025-08-14 17:19:00

果然视频|马库斯中国行:与中国抗战历史深度对话

8月11日,马库斯、士杰、钟灏松一起来到此次中国行程的第三站山东济南。上午,三人走进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参观并参加“天镜・民族脊梁”数字展厅揭牌仪式,他们捐赠的老照片,将在此陆续更新展出。 在结束济南的行程后,马库斯一行来到南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拉贝故居、中华门等地。后续,三人还将

2025-08-13 21:52:00

胆真大!用假身份应诉、调解,骗取法院民事裁定书|今晚九点半

“张某”自称是某企业负责人取得求职者李女士的信任后屡次向其借钱由于迟迟未收到还款李女士将对方起诉没想到陈某竟使用假身份应诉调解并利用调解协议作为拖延还款的工具骗取了民事裁定书……一心求职的李女士被自称是招聘企业负责人的“张某”频频借钱后,在迟迟未收到还款的情况下,将对方起诉至法院。让李女士没想到的是

2025-08-09 21: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