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柴塔村:借一座古厝 暖一方乡亲

更新时间:2025-04-09 11:35:00

几座古厝间,忽然出现一个小公园,紫色马鞭草开成小小的花海,矮矮的夯土墙上风铃叮叮当当。这个名为“恩慈园”的村心小公园就坐落在晋江池店镇柴塔村,和别的公园不同的是,这个公园由几户村民借出的旧厝改造而成。

据了解,柴塔村出洋出外的人比较多,村里不少古厝无人居住。这些年,户主们纷纷把房子无偿借给村里,改造成福利村民的公共设施。

空置古厝变身小公园

“恩慈园”村心小公园占地100多平方米,于今年初建设完成。据柴塔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原来是几户村民的古厝,一直无人居住,有些屋顶和夯土墙都坍塌了。村委会和这些村民商量后,他们决定将古厝无偿借给村集体,用于建设小公园。

游客在古厝改造的小公园里游玩(部门供图)

赖玉梅家借出的古厝有80多平方米,她刚嫁到柴塔村时,就住在小公园旁边的几间旧厝里,而借出来建公园的古厝则是夫家太公辈的人居住的。赖玉梅说,他们家原来办了一个小厂子,当年要盖新房子时,考虑到古厝这里路太窄,车子进出不方便,就到村里交通便利的地方买地盖房,全家搬到新房子以后,古厝这边就一直放空着。“很多年没有人住了,借给村里改造,也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她说。

据村委会工作人员小陈介绍,除了赖玉梅一家,借出古厝的其他村民都长期在外。

大厝成村民“文化馆”

离小公园不远,两处古厝正在改造成乡村微景观,这也是村民无偿借出的。“两处古厝都荒废很多年了,有些墙坍塌了。”小陈说,村里跟户主沟通以后,他们无偿借出,村集体出资,平土、种花草、布景,改造成微景观,并作日常维护。

华侨古厝改造成木偶戏传承馆(部门供图)

同样在小公园附近的一座大古厝,也从空置房变成村民的“文化馆”。这座大厝的主人是一个华侨,后代有的在海外,有的在香港。在经过他们同意之后,村里将古厝改成木偶戏传承馆,由村里一位木偶戏传承人教授孩子们木偶戏。

据柴塔村乡村治理第一书记苏志强介绍,目前,柴塔村古厝改造为公共设施的项目还在增加,一座华侨建的房子将改造为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村里此前被用于堆放垃圾的20多亩废墟将改造为文化体验站。

乡贤侨胞参与乡村建设

据苏志强介绍,柴塔村华侨多,不少在外发家的华侨回村盖房子,留下不少古厝和洋楼,其中包括泉州很出名的九十九间洋楼。另一方面,这个村子因为距离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很近,外来人员一向很多,户籍人口才1000人出头,常住人口达8000多人。村子小,人口密度大,导致了公共设施相对缺乏。

“如何盘活空置的古厝、老房子,其实我们早几年就在尝试了。”苏志强说,从2016年开始,村里就在铺路,规划如何盘活空房子。

孩子在花园里玩

据介绍,近几年,柴塔村努力动员乡贤、侨胞等力量参与乡村设计规划,盘活空置房子,用于村民休闲、文化建设、养老服务等,串联“九十九间”影视基地、海丝文化体验园等景点,打造“文化+生态”的微旅游节点。(海都记者 沈舜枝 文/图)

□海都锐评

“侨”牵故里 乡村焕新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发展,近年来出台诸多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涵盖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等方面,并在全省开展“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晋江池店镇柴塔村的转变,正是对政策的积极响应与生动实践。柴塔村通过盘活闲置古厝,将其转化为公园、微景观与文化传承空间,不仅重塑了乡村风貌,更激活了侨乡的文化根脉与发展动能,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了“侨乡经验”。

让荒废的古厝重焕生机,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村民打造了休闲娱乐与文化传承的优质空间……在乡村建设中,侨胞和乡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无偿出借古厝,主动参与乡村规划与建设,出钱出力,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种无私奉献源于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也体现了侨乡独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共建共享的乡村建设良好局面。

侨乡振兴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更是文化认同的重构、治理模式的创新。柴塔村的经验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借鉴,各地应充分挖掘“侨”资源,合理利用闲置资产,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引导侨胞和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当华侨的“根”与乡村的“魂”深度交融,古老侨乡便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实现乡村经济、文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篇章。(一醉)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相关推荐

让城市注入更多“网红”基因

□段科董宇辉曾在自己的小作文里这样描写内蒙古:“抛开过往,今天的草原之上毡房前点起篝火,一碗烈酒激起心中豪放。草原上赛起搏克,你来我往,浮现民族生息的模样……还有黄河冲出阴山后留下亿万吨细腻土壤,造就塞北粮仓的河套平原,以及机器轰鸣、资源支援祖国四面八方的白云鄂博矿场。”董宇辉的文采如潺潺清泉浸润心

2025-04-30 10:13:00

铜川市印台区举办全生物降解地膜铺设现场培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4月25日,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在金锁关镇柳树台村成功举办全区可降解地膜铺设技术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现场培训会。共有30余名村级技术员参与,为推广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搭建了重要平台。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推广专家现场讲解农膜残留对土壤结构、农作物生长以及生态环境

2025-04-29 15:48:00

常州武进区台企联开展大美祖国寻美之旅

中国台湾网4月28日讯 为进一步丰富台商台干的学习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台胞对祖国大陆的认识和了解,日前,常州武进区台企联组织开展“武台畅融 文化连心”第三季大美祖国寻美之旅活动。 活动中,大家重点参访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宜兴陶瓷博物馆。从历史悠久的古老陶器,到极具现代艺术感的创新之作,每一

2025-04-28 18:06:00

​广州大力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在7434平方公里的羊城大地上,村域(农村)面积逾五千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比例超七成。这片广袤的乡村热土,不仅是广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阵地,更是实施文明乡风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广州以文明乡风建设为主线,为乡村文化振兴培根铸魂,坚持“四个突出”抓好农村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

2025-04-28 10:47:00

中华文脉的深水静流与波澜壮阔

《中国文化简史》一书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精神,采用专门史的体例,考察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合成的大系统下中国文化的历史,昭示何以中国、何以文化、何以传统、何以人生的深层机制,揭示中国一万年文化的特质,展现中国一万年文化的灿烂;追寻中国人深厚的根脉,重在描述历史

2025-04-27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