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集成度瓶颈 用微米级的工艺做到纳米级的功耗

更新时间:2025-04-08 14:18: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任朝霞)近期,复旦大学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集成度瓶颈,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在32位输入指令的控制下,“无极”可以实现最大为42亿的数据间的加减运算,支持GB级数据存储和访问,以及最长可达10亿条精简指令集的程序编写。

面对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的全球性挑战,具有原子层厚度的二维半导体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破局关键。历经国际学术界与产业界10余年攻关,科学家们已掌握晶圆级二维材料生长技术,并成功制造出只有数百个原子长度、若干个原子厚度的高性能基础器件。但要将这些“原子级精密元件”组装成完整的集成电路系统,却始终受困于工艺精度与规模均匀性的协同良率控制难题,过去最高集成度仅停留在数百晶体管量级,始终未能跨越功能性微处理器的技术门槛。

经过5年技术攻关和迭代,复旦大学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取得突破性成果: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二硫化钼MoS2)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成功问世。该处理器通过自主创新的特色集成工艺,通过开源简化指令集计算架构(RISC-V),在国际上实现了二维逻辑功能最大规模验证纪录(集成5900个晶体管),完成了从材料到架构再到流片的全链条自主研发。

“我们用微米级的工艺做到纳米级的功耗。而极低功耗的CPU可以助力人工智能更广泛应用。”周鹏说。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日晚,相关成果以《基于二维半导体的RISC-V32比特微处理器》为题发表于《自然》杂志。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推荐

济南高新区:向“芯”突破 半导体产业乘势“起飞”

大众网记者 刘大帅 济南报道半导体技术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和量子计算等数字产业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起到显著的带动效应。打造“芯”高地、布局“芯”未来。近年来,济南高新区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为突破口,依托“产、学、研”协同生态,形成了从核心材料、高端装备到芯片设计的全链条布局,半导体产业乘势“

2025-08-26 15:58:00

深圳出台10条举措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深圳出台10条举措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已出台实施。其中提出,要推进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若干措施

2025-07-06 09:04:00

艺卓推出FlexScan EV2740S显示器:4K IPS,功耗降低25%

IT之家 6 月 20 日消息,艺卓 EIZO 昨日宣布推出 FlexScan EV2740S 显示器。该显示器采用一块 27 英寸的 4K 分辨率 60Hz 刷新率 IPS 面板,拥有 350 尼特亮度,响应时间典型值 6ms。相较于艺卓的首款 27 英寸 4K 商用显示器 FlexScan EV

2025-06-20 15:00:00

相比3纳米SoC,小米自研4G基带更值得关注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张广凯) 昨晚(5月22日),小米自研设计的3纳米芯片“玄戒O1”终于公布技术细节,一同亮相的还有小米首颗自研4G基带“玄戒T1”,有些出人意料。 雷军坦言,小米一直有颗“芯片梦”,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小米绕不过去的硬仗。他透露,玄戒O1研发4年多,已经花

2025-05-23 09:46:00

直击肿瘤放疗过程!揭秘如何将“不可治”变成“有生机”!

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中会接受放射治疗。这束能够“杀灭”癌细胞的“射线”,既是治疗癌症的“无形刀”,更是点亮患者的希望之光。它能把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转化”成可手术病人,以获长期生存乃至治愈的可能。今天,我们走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跟随章真主任探秘“放疗”。策划:新民晚报医本正经工作室制作:

2025-04-2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