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多举措呵护资金面 4月份流动性充裕料无虞

更新时间:2025-04-02 07:41: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 琪

4月份首个交易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49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1.5%不变。鉴于当日有3779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130亿元。

跨季之后,资金面转向宽松。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17时,DR007(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421%,较3月31日的2.1888%明显回落。

展望4月份资金面,从扰动因素来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月份是财政收入大月、支出小月;与此同时,根据财政部公布的中央金融机构注资安排,将于4月24日发行五年期特别国债,加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的新增赤字、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新增专项债额度,在财政靠前发力的政策取向下,4月份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净融资规模仍会较高。另外,4月份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还会处于较高规模,这些都可能给资金面带来一定波动。

“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注重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王青认为,4月份中长期流动性有望稳中向宽,其中一个标志是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中枢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不大。预计4月份央行将结合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保持中期流动性净投放。另外,近期央行多次表态,会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这意味着当前降准也在政策工具箱内,4月份流动性保持充裕无虞。

去年10月份,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流动性管理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根据央行数据,3月份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对冲到期的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后,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另外,3月份央行开展了4500亿元MLF,当月到期量为3870亿元,实现净投放630亿元,这也是自2024年7月份以来MLF首次净投放。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3月份MLF操作转为净投放,释放出央行呵护流动性的信号,也展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下阶段,为稳增长、宽信用、稳预期,货币政策目标预计将转向多目标平衡,并兼顾短期流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0日,央行宣布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根据央行的公告,1月份至3月份,央行均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对此,王青认为,这表明当前政策面的一个重点仍是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势头,控制可能由此引发的潜在金融风险,同时保留必要的政策空间。综合考虑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及市场流动性状况,4月份重启国债买卖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以DR007为代表的短期流动性还会处于紧平衡状态。待后期长债收益率回到合理水平附近,政府债券市场供求平衡恢复后,央行有望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相关推荐

正厅级黄红,职务调整

据重庆九龙坡网消息,4月29日,重庆九龙坡区镇街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2025年第二次季度例会召开。报道提到,区政协党组书记黄红出席。上述消息显示,重庆市大渡口区区长黄红,已任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协党组书记。黄红(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黄红,女,汉族,安徽桐城人,1969年10月生,法学硕士。199

2025-05-03 07:37:00

55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Q1净利增长 多家药企研发成果进入密集收获期|盘点

《科创板日报》5月3日讯(记者 黄修眉)截至今年4月30日晚间,110余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密集披露了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整体来看,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逐渐实现创新创收“齐头并进”。财联社星矿数据显示,2024年,共59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其中21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幅

2025-05-03 07:06:00

美国一季度GDP负增长

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增长2.4%。据路透社30日报道,由于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及预期,引发了在全球贸易战背景下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忧,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下跌。(

2025-05-01 00:40:00

天津银行实现首季“开门红” 资产规模攀升至近9500亿元

4月30日,天津银行(1578.HK)在港披露2025年一季度主要财务和经营数据。公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天津银行切实推进转段工作,加快培育“研究基因”和“科技基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截至一季度末,该行资产规模达9,457.80亿元,较年

2025-04-30 18:30:00

将“好质量”转化为“好信用”(市场万花筒)

本报记者 林丽鹂“我们是农产品养殖加工企业,厂房已经抵押出去了,没法提供抵质押担保,现有抵押物贷款已经饱和了,但公司采购海参苗急需一笔资金,真是着急。”辽宁大连一家公司负责人邵俊杰来到银行咨询。“我们最近推出一款‘辽质贷’产品,不用传统抵押物,而是看企业的质量资质,强化对企业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

2025-04-30 0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