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青铜器“生病了”怎么办?来看“文物医生”如何“治疗”

更新时间:2025-04-01 22:01:00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的艺术珍品,它的器形、纹饰、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青铜文物会因不同的保存状态产生残缺、变形、腐蚀等各种病害,因此,对青铜器的保护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走进上海博物馆,去了解文物修复团队的“文物医生”们是如何治疗青铜病害,让文物获得新生的。

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文物修复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给这件汉代青铜方壶进行拼接处理。这件出土于南京地区的汉代青铜方壶,因受到地层的强烈挤压造成严重的断裂与缺失,碎片数量多达50余片。

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 张珮琛修复的最大难点就是拼接,因为南方的水分比较多,对这器物造成的腐蚀情况比较严重,它几乎达到了通体矿化的程度,就像脆饼干一样的,轻轻一掰,它就断了,患了病害的文物就很像病人。我们文物修复师就很像医生,会为它量身定做修复方案。

目前,这件文物已经拼接完成百分之八十,然后再进行下一步补缺工作。作为国内首批组建文物修复和复制团队的文博机构,上海博物馆于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2021年,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涵盖了清洗、除锈、矫形、拼接、刻等十余道复杂而精细的工艺环节

配补是技艺中复原残缺部位的关键工序,这件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商代中期兽面纹壶,纹饰精美,造型独特。修复前器身残缺近三分之二,可谓是青铜病害当中的一大“疑难杂症”。

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 张珮琛:我们采用了现代的数据模拟,结合传统的修复方法。按照3D模拟的数据,然后进行实物的缺损部分操作。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它有四个材质的转换,泥塑转成石膏转成蜡,最后转成青铜。然后再和原件进行匹配,其实这也是对修复师技能的一个综合性的考评。

青铜器修复的难点在于需要修复师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要在修复过程中保护好文物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科技不断发展,更多新技术也融合到修复工作中,让许多沉睡在文物库房里的文物残片获得新生。这件商代兽面纹斝,因缺乏修复依据被长期搁置,借助三维扫描、金属三维打印等技术,给文物的拼接和修复提供了更多元手段。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张茗3D等技术对文物是有最小的一个干预,而且对修复中的补配,起到了非常精确的模拟。

这件夏代镶嵌兽面纹牌饰,修复上面的绿松石时,补多少块,如何排列,以往都要依靠修复师的经验。此次修复,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计算出绿松石分布规律,参考AI给出的回填方案完成了修复工作。

六十多年来,上海博物馆的青铜修复团队已修复与复制了上万件青铜文物,相关的技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中接续传承。去年全面建成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专门设立了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通过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和主题陈列的方式,为公众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 黄河:文物它是赓续文明血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文物修复,我们更好去延续文物的生命,来揭示或者重现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

编辑:束孟卿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在春天遇见江南,在社会大美育课堂遇见爱艺术的你

“在春天,遇见江南”。今天,一场融合音乐、绘画、文物、戏曲等传统文化的艺术行走活动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这是2025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大美育课堂”一节特别策划的示范展示课,从上博的江南造物馆,行走到书画馆,再到屋顶花园,受邀的部分在沪外商投资企业代表和上海广大市民群众共享美育的文化氛围,深

2025-04-29 21:16:00

上海11个新楼盘将入市 1577套房源满足各类需求

11个新盘将入市1577套房源满足从刚需到改善各类需求上海又一批楼盘即将入市。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4月26日公布信息,此次新增上市11个新房项目,合计1577套房源,分布在浦东、黄浦、徐汇、杨浦、宝山、松江、金山和青浦共8个区。这是上海4月以来单次供应新盘最多的一次,楼盘类型也覆盖了从刚需到改善

2025-04-28 18:04:00

新民快评丨人民城市的“幸福方程式”

2025年上海车展公众日首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观展大客流。本届上海车展将持续至5月2日,首次将展期延伸至“五一”假期,并与第六届“五五购物节”、2025上海国际花展实现联动。城市的“幸福半径”,是钢筋水泥构筑的几何距离,更是生活场景与城市功能的“无感衔接”。从买门票需要用单位介绍信到手机扫

2025-04-28 14:46:00

迎来布达拉宫186件珍藏文物 三星堆博物馆世界遗产主题馆开启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刘可欣 伍勇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50米的红山上,依山修砌的布达拉宫,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被人们誉为“世界屋脊的文化艺术宝库”。如今,在与之相隔数千里的成都平原上,当人们走进鸭子河畔的三星堆博物馆,也能在这一古蜀文明的璀璨之地,邂逅来自高原的

2025-04-28 08:04:00

评论丨八卦野史黄段子,低俗讲解为何大行其道

乱讲解的背后,其实也迎合了某种心理:人们希望历史文化活起来,更加生动和可感,只不过那些乱编的戏说走得太远“五台山不能随便来”“故宫里用猪血镇邪”“灵隐寺石窟的妖僧千万别拜”……据报道,在一些景区和网络平台,这些“假乱俗”讲解四处横行,满是怪力乱神、信口胡说。这样的讲解之所以受“欢迎”,部分源于迎合了

2025-04-26 1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