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回调 中国平安“鸣不平”

更新时间:2025-03-21 07:23:00

来源:媒体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交出2024年成绩单后,3月20日午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举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该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6.07亿元,同比增长47.8%;营业收入11413.46亿元,同比增长10.6%。不过同一天,中国平安A股和港股均出现回调,资本市场的微妙变化让营收重返万亿规模的中国平安,平添几分不确定。

分红险占比将持续增加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2024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285.3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8.8%。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用了三个关键词总结寿险业绩:改革成效凸显,未来的发展基础持续向好,寿险进入黄金发展期。

郭晓涛表示,平安寿险改革从2019年至今成效凸显,寿险业绩持续向好。寿险代理人队伍规模开始企稳回升,同时产能和收入不断地回升。目前在市场上,资产方和负债方持续联动,尤其在低利率的环境下,负债方有改革的持续效果,投资端投资回报率全集团达到了6%,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负债成本。

谈及寿险进入黄金发展期,郭晓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整个人口结构带来的红利是黄金发展期的重要驱动因素,寿险已经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产品,寿险将成为中国进入老龄化、进入长寿时代的客户的刚需,以寿险为基础,持续奠定医疗健康养老的服务基础。因此,中国平安对寿险行业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在市场步入降息通道、资本市场波动明显的情况下,分红险被寄予厚望。郭晓涛在谈到分红险发展趋势时表示:“在预定利率下降的背景下,从全行业来看,分红险的占比将持续增加,分红险的利润边际也将进一步升高。”

分红险到底能不能够给客户带来足够的收益、给公司带来足够的收益?郭晓涛认为,这取决于公司的投资回报能力。同时,郭晓涛强调,从现在的投资回报业绩以及整个投资组合来看,中国平安非常有信心给客户在分红险上带来超越市场均值的投资回报。

股价被低估

作为金融股龙头,中国平安的股价表现被市场持续关注。3月20日,中国平安港股股价盘中一度下跌超4个百分点。谈及股价问题,管理层多次“鸣不平”。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拟任首席财务官(财务负责人)付欣表示:“作为管理层来说,我觉得我们股价还是被低估的,是有上升空间的。”

郭晓涛同样表示,目前公司的股价是被低估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管理层对未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有信心,短期股价波动有很多因素,相信公司的股价迟早会反映出内在价值。

支撑上市公司股价的“地基”,一个是公司业绩基本面,另一个则是分红。作为分红“大户”,中国平安拟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1.62元,全年股息每股现金2.55元,同比增长5%。基于归母营运利润计算的现金分红比例为37.9%。中国平安分红总额已连续13年保持增长。

付欣给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她表示,中国平安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到4000亿元,非常具有竞争力。未来分红政策会保持稳定,与营运利润挂钩,相信能够给股东提供比较好的回报。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中国平安的高分红策略旨在回报股东,增强股东信心,并展示公司的财务实力和盈利能力。高分红政策不仅直接回馈股东,还在资本市场上树立了公司稳健、可靠的形象。

科技板块有所变动

去年以来,平安集团对科技板块有所调整,部分科技成员子公司有变动,“科技业务”也更名变成“金融赋能业务”。按照年报,2024年“金融赋能业务”板块的营运利润只有2900万元。今年初,DeepSeek爆炸式发展引发AI技术裂变,实际上,多年来金融业关于AI+的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歇过。

关于AI应用,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也有表态。马明哲在年报致辞中表示,中国平安通过自研金融、医养垂直领域大模型,深化行业应用、重构产业生态。需求导向开发搭建了三层大模型体系,支持语音大模型、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等,场景准确率行业领先。

“科技是核心战略的支撑底座,定位是赋能主业、创造价值。”郭晓涛表示,公司在现在以及未来的科技投入和发展过程中,会运用人工智能和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金融主业和医疗健康养老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主业创造价值。

郭晓涛进一步分析,AI创造价值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效率,第二是智慧。效率是能够持续让运营、作业、服务提高效率,进一步优化成本。智慧是让公司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从传统的靠经验拍脑袋做决策,转变为靠数据智能化做决策。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通过智能核保、智能理赔、智能续期,实现93%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119.4亿元,同比增长10.4%。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相关推荐

天津银行实现首季“开门红” 资产规模攀升至近9500亿元

4月30日,天津银行(1578.HK)在港披露2025年一季度主要财务和经营数据。公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天津银行切实推进转段工作,加快培育“研究基因”和“科技基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截至一季度末,该行资产规模达9,457.80亿元,较年

2025-04-30 18:30:00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中新网4月30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围绕网约货车领域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标准,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受到损害和致人损害责任承担规则,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典型案例,依法妥善保护劳动者、受害者、企业等各方权益,促推平台企业、平台经济健康有序

2025-04-30 10:25:00

将“好质量”转化为“好信用”(市场万花筒)

本报记者 林丽鹂“我们是农产品养殖加工企业,厂房已经抵押出去了,没法提供抵质押担保,现有抵押物贷款已经饱和了,但公司采购海参苗急需一笔资金,真是着急。”辽宁大连一家公司负责人邵俊杰来到银行咨询。“我们最近推出一款‘辽质贷’产品,不用传统抵押物,而是看企业的质量资质,强化对企业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

2025-04-30 06:34:00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哥特兰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松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斯德哥尔摩4月28日电 (记者殷淼)4月28日,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参访瑞典哥特兰公司,与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松等进行座谈交流。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哥特兰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松。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供图崔爱民介绍了中国经济向好态势,特别是推进绿色转型及船舶工业提质升级有关情况,

2025-04-29 15:17:00

杭州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发布 高新技术产品表现亮眼

4月28日,杭州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杭州经济运行数据:全市生产总值5715亿元,同比增长5.2%,较2024年全年和2024年一季度分别加快0.5和0.1个百分点,实现良好开局。工业生产回升,经济韧性凸显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7.0%,主导行业与特色产业表现亮眼

2025-04-28 1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