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案件哪些信息保留

更新时间:2025-01-13 03:23:52

在处理案件时,以下信息会被保留:

报警人信息

报警人的姓名、基本情况以及报案时提供的相关笔录会作为案件材料永久保留在案情的卷宗中。

报警人的信息在警方处理过程中会受到严格的保密措施,除非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如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否则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案件基本情况

报警时提供的信息,包括报警人的联系方式、报案内容等基本信息,以及报案时提供的相关证据或线索,也会被妥善保管在公安机关的档案系统中。

立案后的记录

关于立案后的记录保存期限,通常存在两种情况:

使用计算机存储的记录,保存期限为半年。

民警手工撰写的110出警登记表,若案件未能现场解决并需要带回派出所处理,则记录会被永久保存。

案件处理后的档案保存

无论是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所有相关案件档案材料均应保存备查,不得擅自销毁。

档案保存期限根据案件类型和复杂程度而定:

简易程序案件或小额案件,档案保存三年。

复杂案件按正规流程处理,档案保存五年。

重大或特殊情况案件,档案保存二十年甚至更长。

证据保存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自动解除。

刑事拘留信息

刑事拘留的相关资讯将会作为案件卷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予以保存,以便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复查、监督等法律程序之需。

这些信息的保留旨在确保案件处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同时保护相关人员的隐私和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最高检: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加强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显示,检察机关持续推动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检察机关突出加强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2024年,最高检指导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办理了一批涉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动力电池等在创新密集型领域有重大影响的案

2025-05-04 18:25:00

最高检:依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刑事保护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显示,检察机关依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刑事保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突出加强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服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据统计,2024年,全国检察

2025-05-04 15:43:00

筑牢廉洁防线 护航公平正义——宁陕法院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4月28日上午,宁陕县人民法院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院党组书记、院长尹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县纪委监委派驻法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孙明霞对做好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工作建议,全体法官干警参加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中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和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

2025-04-29 16:15:00

专家:美攻击中国密码产品会危害国家网络安全

环球时报 28日,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发现并处置一起美情报机构对中国大型商用密码产品提供商进行网络攻击的事件。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普通人日常使用的金融交易等场景都依赖商用密码的保护,美对我密码产品实施攻击会危害国家网络安全。报告显示,

2025-04-29 08:54:00

湖北竹山家庭医生“点单式服务”覆盖山区34万百姓

春日的薄雾挡不住送医上门的步伐,跋山涉水把医疗服务送到“最后一公里”诠释着“医你匠心”的精神。4月21日清晨7点,家庭医生杨晓勤、易荣穿着显眼的家庭医生绿马甲,背着检测设备就向南部最高山出发了,直至日暮7点,完成上庸镇九华村一组13户,27人的健康监测,送药16盒,量血压查血糖27次。和她们一样,在

2025-04-23 12:14:00